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聯邦制藥內蒙烏梁素海排污 塞外明珠變尿盆

          2012-06-06 09:14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根據《烏梁素海綜合治理規劃》,到2020年,烏梁素海治理總投資將達到86.2億元,最終目標是使入湖污染負荷在現有基礎上減少70%,水質達到四類標準,水生態系統全面改善

            位于中國內陸、人少地多的欠發達地區怎樣在經濟迅猛增長同時,又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伴隨著產業向西部轉移,又如何避免污染接力?這是一個充滿爭議、錯綜復雜的問題,至少,今天看來,這些問題很難找到完美的答案。

            重新審讀今年以來所發生的污染事故,無論是廣西龍江鎘污染,或是安徽利辛縣、渦陽縣的有毒廢料污染土壤,乃至更早之前的石藥集團中潤(內蒙古)公司非法排污形成多個污水湖,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發生地都為欠發達地區。

            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盡管近年來,它的許多城市增長速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但是也是在這里,除了上述石藥污染事件發生地托克托縣,在其他一些地區,以環境污染為代價,仍然不乏鮮活的案例,位于黃河河套地區的烏梁素海便是一例。

            5月28日至31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采訪,調查發現,昔日內蒙古第二大漁場已變成匯集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池”,20年來,烏梁素海正在上演一曲獨特的污染接力悲歌。

            烏梁素海成了“尿盆子”

            5月29日上午,一場暴雨過后,草原上小草吐翠,空氣清新。遠處起伏的山巒和草地上,不時有牛羊在散步、吃草。

            從巴彥淖爾市往東,車行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烏梁素海景區。

            剛進入景區大門,本報記者便聞到了空氣中散發著的腐臭的味道。走到堤岸邊,記者發現,水面上漂浮著塑料瓶等各種各樣的垃圾和數不清的死魚,不少地方泛著白沫。

            在不到1米深的水下,龍須眼子菜等多年生沉水植物生長茂盛。水面上到處是一塊塊的黃藻。蘆葦在這里瘋長,甚至連景區棧橋木板的縫隙間也鉆出一叢叢蘆葦枝葉。堤岸上到處是毒性很大的蚊蠅,叮一下,紅腫的包幾天都消退不了。

            在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的圪蘇爾核心區,黃藻的面積更大,幾乎布滿了公路兩側的水面。黃藻是一種生長在濕地的藻類植物,在溫度適宜、水體富營養化加劇時迅速生長蔓延,覆蓋水面,對水生植物、鳥類和魚類等能造成致命危害。

            2008年5月,烏梁素海曾出現面積達8萬多畝、持續近5個月的黃藻,使核心區域水面被覆蓋,水體嚴重污染,此事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關注。

            眼下,除了黃藻外,烏梁素海的大部分水面已經被蘆葦覆蓋。整個湖區的水質黑而腥臭。據巴彥淖爾市河套水務集團提供的資料介紹,這里的水質常年都是“劣五類”,不僅不能飲用、澆地,甚至不能接觸皮膚。

            而這里竟然是被譽為“塞外明珠”的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

            長期在當地做環保的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協會秘書長滑聞學說:“20多年前,烏梁素海根本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滑聞學告訴本報記者,20多年前,烏梁素海的湖水來源主要是河套灌區各大干渠的灌溉余水(即黃河水)和山洪補給水,不僅水質好,魚類資源也極其豐富,有鯉魚、鯽魚、鰱魚、草魚等20余種魚類,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漁場,每年魚產量達500多萬公斤,其中黃河鯉魚就占到了一半。

            那時的漁民,從湖里舀一盆水就能煮魚了。但如今,用河套灌區管理總局紅圪卜揚水站副站長王文義的話說,烏梁素海就是河套灌區和上游5個旗縣市的公共廁所,說的再難聽點就是“尿盆子”。

            烏梁素海是河套灌區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接納了河套地區90%以上的農田排水。而實際上,如果僅僅是農業排水,對烏梁素海造成的污染不會很大。

            問題就在于,近20年來,包括巴彥淖爾市在內的上游縣市,都將自己的生活污水,特別是工業廢水排到了烏梁素海中。

            據巴彥淖爾市政府委托中國環境科學院等單位編制的《烏梁素海綜合治理規劃》介紹,“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帶來的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以及農業退水的大量排放,導致區域生態環境惡化,富營養化和沼澤化趨勢嚴重。”

            以2008年的數字為例,當年該區域工業廢水排放2331.2萬噸,城鎮生活污水排放2256.4萬噸,農田排水26700萬噸,養殖廢水排放2670.1萬噸。區域內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最高的污染源是工業廢水,占總排放量的34.5%。氨氮排放量最高的污染源是城鎮生活污水,占總排放量的57.4%,其次是工業廢水和畜禽養殖廢水。

            區域污染物排放量已遠遠超過了烏梁素海的水環境承載力。據當地環保部門測算,2008年污染負荷入湖量分別是總氮2292.65噸、總磷247.36噸,而烏梁素海水環境承載力只有總氮722.3噸、總磷40.9噸。

            巴彥淖爾市河套水務集團公布的另一組數據更為直觀:每年進入烏梁素海的水大概是3.5億到4億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就有2億立方米,而烏梁素海的總庫容只有3.2億立方米。

            根據巴彥淖爾市環境監測站2005年至2010年的監測資料,烏梁素海目前環境污染和生態功能退化形勢嚴峻,氨氮超標率為30.3%;底泥污染嚴重,總氮、總磷和重金屬超標,西大灘與東大灘底泥污染最重;魚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度減少,淡水漁業基地功能逐漸喪失。

            發展與環保的巨大反差

            實際上,烏梁素海已經變成了內蒙古西部地區最大的污染物存儲池。更令人擔憂的是,這里的污水還在不停地通過入河河道排入黃河。

            據本報記者了解,2004年6月25日,內蒙古河套灌區總排干溝管理局因水位超過警戒線要退水,將積存于烏梁素海下游總排干溝內約100萬立方米的造紙等污水集中下泄排入黃河,瞬間造成“6·26”黃河水污染事件。

            兩天后的6月28日10時,處在下游的包頭市供水總公司關閉了黃河水源總廠的取水口,直至2004年7月3日19時45分,包頭市黃河水源總廠才恢復取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0多萬元。

            內蒙古自治區環保部門在事后查明,此次水污染事件對黃河400多公里河段造成了14天的嚴重污染,水體完全喪失使用功能。5天的斷水,讓包頭市蒙受經濟損失約1.3億元,給200多萬包頭市民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則無法估算。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精品视频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香蕉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