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板再傳預期 市場弱勢短期難免
在成熟股市中,擁有外國上市公司數最多的市場分別是美國和英國。這是一個國家市場對外開放、走向成熟的必經過程,市場不能回避。
“翻版”國際板的影響
《關于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指導意見》指出要研究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逐步放寬境內機構在境外發行有價證券,拓寬境內投資者對外證券投資渠道。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這樣的發展方向勢趨必然,中國A股市場將推出國際板已無需爭辯。“從世界大多數股市來看,無論是成熟股市,還是新興股市,它們對外開放的程度都比較高。”董登新說,在成熟股市中,擁有外國上市公司數最多的市場分別是美國和英國。這是一個國家市場對外開放、走向成熟的必經過程,市場不能回避。
在董登新看來,上交所開設國際板,引入世界一流的優質公司來中國掛牌上市,這有利于中國投資者參與其成長,共享其發展成果。尤其是當我國已引入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QFII)的同時,再引入境外優秀的上市公司來華上市,必將給國內機構投資者和本土上市公司帶來示范效應。
對于目前市場普遍存在的“國際板市場將大量分流A股市場資金”的擔心,董登新認為,在國際板準入門檻和擴容速度上,我們擁有完全的主動權和決定權,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穩步擴容,從歐美及香港市場篩選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來國際板掛牌。
不過,另有業內專家質疑,為何證監會沒有參與這個意見的會簽呢?這位專家認為,其中一個是證監會有意回避。在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后公布的會議新聞稿中沒有一個字提及國際板的內容。顯然,因為其對股市心理的負面影響,證監會對此十分謹慎。“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實際上就是變相的開設國際板。結合到目前的市場,其利空影響不能小視,可能會使市場加速度下跌。”這位業內人士表示。
PMI大降將加大“微調”力度
新時代證券策略分析師白建康說,5月PMI為50.4%,比上月回落2.9個百分點,為今年1月份以來的新低。“這在市場的預期之外,雖然此前市場預期5月PMI數據會比4月有所回落,但沒有想到回落幅度有這么大。”
白建康表示,目前我國的制造業非常不景氣,而制造業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很大,因此,它的回落必然使整個宏觀經濟的增長幅度也將大幅回落。事實上,從此前匯豐公布的5月PMI預覽值就已經反應了這一趨勢。“從政策與經濟的關系來看,歷來都是‘經濟軟,政策硬’,‘經濟硬,政策軟’。”白建康說,目前由于宏觀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管理層的對沖政策也在陸續出臺。在投資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已經批準一批基建項目上馬;在消費政策方面,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補貼,汽車下鄉補貼等;在財稅政策方面,還將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等。“5月PMI月環比回落2.9個百分點,這么大的回落幅度在歷史上是少見的。”湘財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剛認為,分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1.1%和50.8%,比上月分別回落2.7和2.6個百分點,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上;小型企業PMI為45.2%,低于上月3.9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小型企業是最困難的群體,而我國小型企業占比大。
陳剛認為,管理層已經開始了“微調預調”,從貨幣政策來看,進一步放松是大概率事件,其中,存準率還會下調,利率也有可能下調;在財稅政策方面,對服務行業“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范圍將擴大;在產業政策方面,將落實民資進入壟斷性行業的政策,
對于目前的外部市場情況,陳剛以“雪上加霜”一詞進行了概括。他說,如果希臘執意要退出歐元區,勢必再次引發全球股市動蕩,中國股市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市場弱勢窄幅震蕩概率大
陳剛說,目前市場處于糾結狀態:一方面,政策面和資金面足以支撐市場向上;但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基本面可謂“內憂外患”,沒有理由支撐市場上漲。在這樣的背景下,窄幅震蕩是唯一選擇,本周的運行區間上下不過50點。“市場突破的時點可能在6月中旬,因為待5月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后,短期貨幣政策及其貨幣工具的使用才能見分曉。”
對于目前的操作策略,陳剛認為,應該在防御的前提下,尋找受益于政策的行業,如汽車下鄉補貼政策,將涉及汽車板塊的多只個股;又如家電產品“以舊換新”,不僅使家電制造企業,而且家電銷售企業如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也有機會。
對于市場走勢,白建康認為,市場將由強勢震蕩變為弱勢震蕩。此前的“強勢”是因為現在并沒有出現像過去熊市那樣的視股票為“毒品”,見之退避三舍的現象。同時上證指數從今年初的2200點左右上漲到上周五的2373點,上漲了近8%;而國際板“現身”預期再起,弱勢震蕩難免,但難以大幅下跌。
白建康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會有趨勢性機會,只有一些結構性機會,這主要體現在“政策性機會”和“事件性機會”兩個方面。從政策性機會來看,可以把握以“穩增長”為主線的與基建、消費板塊相關的個股;從事件性機會來看,這只能根據消息面來判斷。“不過,這些都只是一些短暫性行情,只適合做短線操作。”(楊成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