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大戰略規劃和五大戰略平臺,給河南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對于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而言,戰略疊加效應是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
五大戰略規劃和五大戰略平臺,給河南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對于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而言,戰略疊加效應是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
中原城市群成為河南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新平臺
2016年,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等相繼在河南落地。
然而,臨近歲末,河南收獲的大禮包依然源源不斷,這不,蘭考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而鄭州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就在2016年末,國務院批復同意中原城市群規劃后,今年1月5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又下發了《關于印發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標志著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短短一年的時間,這么多的戰略規劃和平臺獲批,為中原的崛起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在《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形容中原城市群的優勢時,有這么一條,“城鎮體系完整。中原城市群擁有特大城市鄭州和數量眾多、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城鎮空間聚合形態較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接近50%,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
并且,對于中原城市群的建設,此次規劃也提出兩大目標,第一就是,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現代城鎮體系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56%,并且,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一體化水平穩步提升。
而遠期目標則是,到2025年,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全面形成,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全面實現,綜合經濟實力和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人口與經濟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帶動全國發展的新增長極地位更加鞏固,參與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大幅躍升。
不難看出,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在中原城市群建設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反之,中原城市群的建設也為河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
在專家看來,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這就要求在某一區域內實現共同發展,逐步消除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這就需要通過新的整體發展戰略來推動地區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發展。
而通過城市群的打造,也有利于促進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共享發展;同時,使不同城市群承接不同發展功能,促進合理分工。而從城市群內部看,由于各個城市的發展定位各不相同,也可以避免出現過去各城市沒有特色、“千城一面”的局面。
此外,《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打造鄭州大都市區,構建“一核四軸四區”的空間格局,要“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進一步深化與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等城市聯動發展。”
對此,河南省科學院院長張占倉認為,這些城市之間各有特色,城市之間分工清晰,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相互協作大于競爭,這就形成了體系。之后各城市之間不再是競爭關系,而是協作關系。
再上臺階河南城鎮化明顯提速
近年來,河南也一直在圍繞著如何打好這“四張牌”而努力。而作為“四張牌”之一,近兩年,河南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下了大工夫,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今年河南的“兩會”上,從陳潤兒省長做的政府報告中,不難看出,2016年河南是如何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完善城鄉規劃體系,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國家明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啟動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施居住證制度,依法解決無戶口人員的登記戶口問題,加快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這些手段并舉,使得目前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了48.5%,較上年提高1.65個百分點。
而就在去年10月,河南省統計局同樣也發布了一組數據。根據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十二五”時期(2011-2015)河南人口發展報告顯示,到2015年年底,我省總人口10722萬人,790萬農民變市民,城鎮化率達到46.85%。
根據報告統計顯示,2015年末,全省城鎮常住人口4441萬人,比2010年增加790萬人。“十二五”時期城鎮人口年均增長4%;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85%,比2010年提高8.03個百分點。
其實,多年來,“基數低,發展快”一直是河南城鎮化一大特點。近年來,我省城鎮化發展速度高于全國,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逐年縮小,由2010年相差11.13個百分點,縮小到2015年相差9.25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去年11月份,河南省政府網站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28條實施意見給群
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其中,鼓勵各省轄市、縣(市、區)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凡在城鎮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包含租賃房屋)的,不受房屋面積限制,均準予入戶。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中職學校畢業生、農村升學學生和參軍進入城鎮、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合理設立集體戶口,方便符合條件但無個人合法房屋產權的人員進城落戶。并且,鼓勵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根據本地實際,不斷擴大對居住證持有人提供的公共服務范圍,縮小與戶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避免居住證與基本公共服務脫鉤。
此外,還有將落實和完善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地就近入學政策,實現全省范圍內醫療費用異地結算,推動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平等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并平等享受待遇等一系列措施。
而近日,根據河南省公安廳對外公布2016年全省治安管理工作大數據顯示。全省全年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300萬人,占全國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五分之一;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14.5萬人,29項戶政管理業務實現網上申辦,是全國將戶籍辦理業務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的4個省份之一,全年共受理10萬余人戶籍業務辦理申請,辦理各項戶籍業務5萬多件。
機遇之下新型城鎮化如何加速推進
去年12月8日,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名單揭曉,河南省鶴壁市、新密市、登封市、長葛市入選。
根據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公布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各試點地區要按照批復的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方案要點,結合本地實際,加快突破薄弱環節,積極探索,闖出新路,到2018年取得試點階段性成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
而在此以前,洛陽市、禹州市、新鄭市和蘭考縣入選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濮陽市和長垣縣入選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至此,我省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已達到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