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崔冰心)10月20日,河南省統計局發布數據,河南前三季度GDP為26927.01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新產業、新業態引領作用明顯,以“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勢頭迅猛。
數據顯示,我省一季度增長7.0%,上半年增長7.8%,前三季度增長8.2%。第一產業增加值3598.55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3170.97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10157.49億元,增長10.0%。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中有升,結構調整持續推進,經濟趨穩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從具體數據來看,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推進。以“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勢頭迅猛。與互聯網銷售密切相關的快遞業務量今年以來持續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1-8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9.9%,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增長33.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3.2%。
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全省夏糧總產量702.36億斤,比上年增加34.6億斤,增長5.2%。在夏糧突破700億斤的基礎上,秋糧預計突破500億斤,全年糧食總產量有望突破1200億斤,圓滿完成2015年糧食總產達到1200億斤的糧食生產核心區中期目標。
第三產業增速明顯加快。前三季度,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0%,分別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2個、4.4個百分點;高于GDP增速1.8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增速1.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35.9%,分別比上半年、一季度和上年全年提高2.0個、12.4個和3.6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2.9個百分點,拉動力分別比上半年、一季度和上年全年提高0.3個、1.3個和0.1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省進出口總額3095.65億元,增長21.2%。其中,出口1762.86億元,增長15.1%;進口1332.79億元,增長30.4%。
除此之外,固定資產投資緩中趨穩、市場銷售保持穩定、產業集聚區和航空港區較快增長,就業總體和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城鄉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河南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稱,我省經濟的前三季度全省經濟實現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的態勢,得益于今年以來制定實施的一系列穩增長保態勢政策措施。然而當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大環境沒有改變,四季度經濟運行中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下半年鄭州盡快開工鄭太、鄭濟高鐵,爭取農業快速路、107輔道快速化工程實現高架主體貫通。
分省來看,北京、上海、天津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居前三甲,分別為17.0%、16.2%和9.6%。
北京、上海、天津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居前三甲。
昨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河南省政府省長陳潤兒作《關于河南省2016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除了吉林25日公布的6.7%外,黑龍江和遼寧均未公布上半年數據,根據第一季度數據,黑龍江、吉林、遼寧經濟增長速度均低于全國增速,遼寧負增長1.3%,黑龍江5.1%,吉林6.2%,曾經的“共和國長子”現經濟增速全國墊底。
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0.8萬億元,占GDP的比率為16.0%。貴州明確,從2016年6月1日起,對持有“黔通卡”的貨運車輛通行貴州省高速公路時,給予通行費9.5折優惠。
截至23日,全國28個省(區、市)對外公布了一季度GDP成績單:重慶和西藏以10.7%的增速領跑全國,廣東、江蘇、山東繼續穩坐“萬億俱樂部”。
鄭州去年GDP超越沈陽,比前年前移1位,名列全國288個地級以上城市第18位。“2015年,全國超萬億的城市共有10個,其中上海、北京超過2萬億元,在1萬億~2萬億之間的有8個,分別為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武漢、成都和杭州。
鄭州去年GDP超越沈陽,比前年前移1位,名列全國288個地級以上城市第18位。
6.5%~7%,這一2016年經濟增長的預期指標受到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微博看兩會#【GDP增速更具含金量】#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現在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于5年前1.5個百分點、10年前2.5個百分點的增量。” 這說明去年6.9%的經濟增速有較高含金量,5年前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新增就業50多萬,而現在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新增就業150多萬。
美國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2月29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證實,中國官方發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可靠,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狀況。
去年,“鄭”速度定格到10.1%。CPI(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1.1%,漲幅收窄0.9個百分點,根據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創下2010年的新低。
在2015年我省省轄市、省直管縣GDP總量、增速以及“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表單里,鄭州在18省轄市中仍為GDP總量與增速“雙冠王”,洛陽是GDP總量亞軍,而濮陽則出人意料躍升至GDP增速排行榜的第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過去五年里,GDP年均增速冠軍,不是“鄭汴洛”之中的任何一個,而是許昌。
按照GDP增速來看,這個排名又將發生不小的變化——前五名依次為:鄭州、濮陽、開封、洛陽、南陽,三門峽位居最后。4 許昌出人意料成為“十二五”GDP年均增速的總冠軍,取得每年12.2%的平均增速,去年GDP總量第4、增速第6的不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