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農民”職業化:陜西84人被認定為首批高級職業農民

          2014年11月24日06:58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核心閱讀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提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作為農業部確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省推進省份,陜西從2011年至今,全省已認定各級職業農民3835人,探索著新時期“誰來種地”“如何種地”。

            隨著城鎮化推進,“誰來種地”“如何種地”日益受到關注,一方面指向“飯碗能否端在國人手里”的糧食安全大計,另一方面則關系千家萬戶的農業食品安全,“安全不是管出來的,而是種出來的,需要從生產經營者的源頭解決。”陜西省農業廳科教處處長戴建昌說。

            傳統的所謂“農民”,往往是以戶口和身份來區別的勞動者。近年來,在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隨著勞動分工進一步細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職業農民”這一新型職業群體呼之欲出。

            農業產業比較效益不高,寧肯租房打工,也不回鄉務農

            “‘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陜西省農業廳副廳長楊效宏聊起下鄉時聽到的“口頭禪”,雙眉微皺,“至于‘90后’呢,根本不談種地。”

            “初中畢業時,滿腦子就想著咋‘逃離’農村”,70年代生人的寧蔣娟,是西安市長安區大兆村村民,“跑到城里開起小飯館,一干就是二十來年,比種田賺得多了去了。”

            今年26歲、同樣來自長安區東大街辦郭北村的劉楠,高考考上了西安工程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同學大多是農家子弟,寧肯在西安租房打工,也絕不回家鄉務農。”

            大量勞動力進城、半工半農的兼業化農業普遍存在……“問題是表象,關鍵在于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低,產業比較效益不高”,楊效宏坦言,如果不能讓“農民”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實現其個人最大價值,“把人家‘綁’在地里也不會干。”

            當然,除了不愿種地,相當多的人已經是不會種地。2008年,偶然間聽了一堂土地流轉惠民政策的講座,“賺到第一桶金”的寧蔣娟滿腔熱情,決定回鄉創業,“投資30萬元,流轉來50畝地種植大棚西瓜,幾乎是我開飯館的全部積蓄”,結果沒有技術、不懂市場、不會營銷,“第二年就賠了接近20萬元。”

            “種西瓜就像開飯館,術業有專攻”,痛定思痛的寧蔣娟很快領悟到,“咱出身農民,未必會種地。”

            “農民”不再是身份,而是職業,劃分為四種類型三個級別

            作為農業部確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省推進省份,陜西將本省新型職業農民分為了生產經營型(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等)、專業技能型(農業產業工人、農業雇員等)、社會服務型(農村信息員、農產品經紀人、農機手、代耕手、機防手、動物防疫員等)和新生代型(農科大中專畢業生、返鄉青年農民工、復轉軍人等)四類。

            “職業農民應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較高的職業素養”,楊效宏說。

            從2011年以來,陜西省農業廳經過調研、試點,先后制定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省推進工作方案》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暫行辦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績效考評試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扶持等“頂層設計”日漸清晰。

            《職業農民培育認定管理暫行辦法》首先劃定了新型職業農民的標準:16歲到55歲間,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初級職業農民應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級要求高中或農科中專以上文化程度,高級則應具備農科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初級職業農民收入應達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10倍,中級達到10—20倍,高級達到20倍以上;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具備現代農業理念知識和專業技能,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能夠合理配置農業資源,掌握先進生產經營模式,具有示范帶動效應,帶動當地農民致富。

            每年認定一次,按指標計分,制定培訓教材與課程

            認定之前,培育是關鍵。陜西省農業廳成立了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領導小組,以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為主體,“目前,陜西省12個市107個縣區均已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有6個市正式發文成立了培育領導小組”,陜西省農廣校副校長楊建軍說。

            在此基礎上,調查摸底,“初步統計,全省符合職業農民特征的培育對象達到20多萬人”,戴建昌介紹;同時,對省內農民教育培訓機構、人員等進行了摸底統計,指導市縣認定了一批實訓基地;此外,制定了《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大綱》,設置了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能課、能力拓展課和實訓操作課四大模塊共計560門課程,組織400余名專家編寫了第一批41套教材,目前已出版21套,其余正在出版印制中。

            今年以來,陜西省市縣各級陸續開展了第一批職業農民資格認定,按照高、中、初三級分別由省、市、縣認定的原則,每年認定一次。主要評價指標包括綜合素質、專業技能、經營規模、生產效益和職業道德等5項,實行百分制評估,前三項各占20分,生產效益占30分。資格認定實行逐級推薦,獲得初級證書方可考核認定中級,以此類推。

            前不久,陜西省認定了84名首批高級職業農民。截至目前,當地市級認定中級職業農民55名,區縣認定初級職業農民3696人。

            職業農民需要技術、理念指導,更需要產業扶持

            “經過區、市筆試、面試和評審,認定為中級,又推薦我到省上參加考試,可惜沒考過”,寧蔣娟略有遺憾。

            據她介紹,近幾年,農廣校、農技中心一直指導她更新設施、引進品種,幫她掌握種植技術、農業法規、市場營銷知識,還幫她注冊了“瓜大姐”品牌,同時對土壤產地進行品質認證,“如今咱自家經營了110畝地,去年果蔬種植收入達160多萬元。”嘗到甜頭的寧蔣娟告訴記者,“認定為職業農民不僅是一種榮譽,更希望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學到更多。”

            “對職業農民的培育,不僅是傳授技術、指導思路,更得在產業扶持上下功夫”,戴建昌向記者強調。

            此次獲評為中級職業農民的劉楠,去年開始攻讀農廣校繼續教育大專文憑,是典型的新生代職業農民,“我想建一個物流冷庫,但需投資40多萬元,找銀行貸款難度很大。”他期望有關部門給予職業農民更多資金扶持。

            今年,陜西省職業農民培養任務為1.5萬人,預計2020年總數將達20萬人。目前省財政資金已配套8580萬元,其中已撥付500萬元資金用于貸款貼息,引導小額貸款向職業農民傾斜。

            “培育職業農民絕不等同于以往的農民培訓,是升級版而不是加長版”,戴建昌告訴記者,“目前的難點在于,全社會職業農民培育的氛圍還沒有形成,特別是部分市縣一級農業負責人員,本身就對職業農民的概念不清晰,對其意義認識不清楚、不到位。”楊效宏也認為,“推進職業農民培育并非農業部門一家的工作,還需要制度的頂層設計。” (記者 姜峰)

          文章關鍵詞:農民;農民專業;農民培訓;兼業化;農民收入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農民到城里租房就有戶口 買房有補貼

            農民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會面臨不少門檻。而首個難題是戶口問題。為解決此問題,意見出臺四大舉措。

          • 農民城里租房就有戶口

            農民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會面臨不少門檻。而首個難題是戶口問題。為解決此問題,意見出臺四大舉措。

          • 柘城:引導農民種辣椒 富民興縣奔小康

            柘城縣是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的“中國三櫻椒之鄉”,已有40年的栽培史。全縣三櫻椒種植面積達40萬畝,幾乎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0%,辣椒年交易量50多萬噸,年產干椒10萬余噸,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 柳河鎮張莊村農民編織小康生活

            柳河鎮西部的張莊村人多地少,當地政府根據扶貧調查摸底情況,決定對張莊村實施產業幫扶脫貧。經多次溝通協調,在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下,使新鵬泰塑編廠與張莊村成功“聯姻”,采取“公司+農戶”的扶貧模式,由政府牽頭,負責加工項目的組織、宣傳和實施,企業負責技術培訓,村委會優先選擇有一定勞動能力、積極性高的貧困戶與塑料編織袋廠對接。

          • 虞城:“四輛馬車”助民奔富

            虞城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舉措和首要任務,創新實施四大產業扶貧模式,“四輛馬車”助民奔富,成效明顯。目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來自產業扶貧。

          • 農民兄弟樂隊

            “建業足球是河南體育的一面旗幟,作為河南本土音樂人,我們也一直期待為自己的家鄉球隊寫歌。足球與搖滾,二者本身有很多相似之處。”談及創作《永不言別》的初衷,蔣立煒這樣說。實際上,前不久,農民兄弟樂隊就曾改編《手榴彈之歌》致敬建業隊長戈麥斯。

          • 農民網購假貨 法官幫助維權

            時下,網購勢頭強勁。但是,火爆的背后,消費糾紛也層出不窮,如果與賣家協商無法解決,不少消費者最終想到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 農民書商在寶豐縣開辦公益圖書館 24小時不打烊

            10萬冊圖書免費看,閱覽室里安靜舒適有茶水,還24小時不打烊。如果說這樣的“高配置”來自縣城里一個農民開起來的圖書館,你相信嗎?昨天開幕的寶豐縣首屆讀書節里,承辦活動的24小時公益圖書館成為最大亮點,而它的背后,是一個普通農民書商不普通的公益“書香夢”。

          • 國務院釋放重要信號 這類人要暴富了!

            大多數考上大學的農村學生不再遷戶口了,一部分常年生活在城市的農村戶口人員,已經完全具備落戶城市的條件,卻還是選擇把戶口留在農村。而正在進行的農業產業大整合,或許可以看作是房地產業的“前十年”,經過大整合后,也許未來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做房地產,而是做“農民”呢?

          • 好心的車長您在哪兒?十年前您救助的新鄉大爺來送錦旗啦

            10年前,一名新鄉的農民在鄭州坐公交車時發現錢包丟了,公交車長不僅幫他投幣,還送他路費讓他回家。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国产人在线播放首页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电影 | 亚洲一级精品在线观看 | 色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色 | 日本在线精品a首页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