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殘疾人群體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系列舉措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的措施,包括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提升殘疾人就業、推進公共服務、提高殘疾人教育普及率等。對此,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相關措施的推進,我國殘疾人群體將和正常人一道,共享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
我國目前有8500多萬殘疾人。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讓他們安居樂業,是織嚴織密民生安全網的重要一環,是社會公平正義、文明進步的標志。而完善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則是讓殘疾人群體免除生活后顧之憂、提升他們生活質量的基本所在。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狀況近年來一直保持平穩。據統計,在2008—2012年五年間,我國有280.9萬城鎮殘疾職工參加了社會保險,498.6萬城鎮殘疾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殘疾人參加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實現制度全覆蓋,325.3萬和1338.4萬城鄉殘疾人參加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為58.4%和63.8%,60歲以下的參保重度殘疾人中,有超過94%的人得到了政府的參保扶助,享受了全額或部分代繳的優惠政策;600多萬城鄉困難殘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然相去甚遠。”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湯小泉說。
針對殘疾人社會保障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幫助殘疾人普遍參加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制度,完善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優先保障殘疾人基本住房。
讓有夢想的殘疾人自食其力。在解決了生活顧慮后,“生活得更有尊嚴”是殘疾人群體共同的心聲。中國殘聯2014年7月發布的《2013年度全國殘疾人狀況及小康進程監測報告》顯示,城鎮殘疾人登記失業率為10.8%,是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4.1%的2倍多。未就業殘疾人的生活來源仍然以家庭供養為主,城鎮、農村依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的比例分別為41.6%和68.5%,殘疾人家庭負擔沉重。
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建立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對超比例安排的給予獎勵。把農村貧困殘疾人作為重點扶持對象,納入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此外,會議還提出,要全面推進城鄉無障礙環境建設,強化殘疾預防、康復等公共服務,提高殘疾人教育普及水平。加快發展殘疾人服務產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為殘疾人服務,讓他們生活更加殷實、更有尊嚴。
中國殘聯研究室主任陳新民表示,推動殘疾人與全國人民同步實現小康目標,還需付出艱苦的努力,必須加強重點保障和特殊扶助。(記者 施雨岑)
10月20日,省人大常委會殘疾人保障法執法檢查組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單位情況匯報,部署執法檢查工作。根據2014年工作要點,省人大常委會近日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貫徹執行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邵均克是中國石化中原油田第一社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兼華苑公司廠長。在廠子里,邵均克被年輕員工親切地稱為“邵媽媽”,她以自己博大的胸懷、慈母般的關愛,成為殘疾員工的堅強后盾。
陜西岐山縣蒲村鎮政府4日回應稱,本次針對殘疾人家庭捐贈衣物發放非過冬福利,而是代為愛心企業家捐贈,系企業行為。
據鄭州市管城區殘聯副理事長牛文軍介紹,他們已為轄區79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今年計劃再為轄區100戶殘疾人居民家里安裝無障礙設施。2.盲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樓梯口、門口鋪設盲道或提示盲道、安裝語音對講門鈴或有聲門鈴、配發開水壺、配發盲杖等。
(記者 馬海燕)未來五年中國將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優先解決近1800萬城鄉生活困難殘疾人的民生問題。張海迪表示,未來五年,中國將盡快實現殘疾人社會保險全覆蓋和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
在海口生活學習了3年的聽障人陳紅打算回老家了。“就說海口吧,今年海口市應繳納的殘保金總數為6000余萬元,其中1萬多家企業應繳納約5000萬元,市、區兩級機關事業單位應繳納1000余萬元。相關人士建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定性為政府性基金,海南市級相關部門應該不斷研究制定催繳制度,加大聯合執法力度。
近日,宜陽縣領導張慧敏到蓮莊鄉走訪慰問特困殘疾人,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慰問金及黨和政府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