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不必追捧《紐約時報》

          2015年01月05日17:22  來源:中國日報網

          5034

            中國日報網1月5日電 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普通民眾對于外媒的了解也逐漸加深。關注歐美老牌報紙,在一些人看來是一件時髦的事。外媒中,最容易被神話的一份報紙就是美國的《紐約時報》。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紐約時報》變成了一個類似風向標的東西,有關中國的新聞報道也常被一些媒體拿來四處援引。

            《紐約時報》被認為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報紙,無非因為靠著美國的影響力,和其自身有比較長的歷史,讀者群主要鎖定在政府人員、中產階級等高知識階層的發展定位。在美國,許多人自嘲說,看《紐約時報》多少有種統治這個國家的感覺。

            但是,當我們以事實來評估《紐約時報》的影響力,就會發現,這份報紙已經沒有想象中那么強大了。根據2013年的數據,紐約時報的日發行量為186萬份左右,低于《華爾街日報》237萬的日發行量,與《今日美國》也差很遠。根據雅虎財經提供的數據,紐約時報集團的凈收入在6500萬美金左右,折合4億元人民幣,不及我國一些報業集團的1/10。《紐約時報》的主要新聞寫作團隊大概有1100余人,大體與中國省機關報的人員相當。

            從經營來看,《紐約時報》近年來的狀況是每況愈下。2008年,有消息稱,紐約時報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的報告顯示,集團僅持有4600萬美元現金,欠債4億美元,已經資不抵債。后來雖然通過一些金融手段得以緩解財務危機,但瀕臨破產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2011年,美國知名財經網站Thestreet.com利用著名的Altman Z-Score公式評出最有可能破產的10家媒體公司,紐約時報公司就赫然在榜。雖然采取了對網站收費的做法,仍未抵消印刷廣告業務的下滑帶來的影響。

            不僅如此,《紐約時報》在內容上也沒少被人詬病,這些都無形中降低了它的國際影響力和公信力。《紐約時報》歷史上曾發生多次虛假新聞報道事件,影響最惡劣的是,2003年《紐約時報》記者布萊爾,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所寫的76篇報道中有36篇錯誤百出,且杜撰、剽竊他人作品。這一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導致時任《紐約時報》執行總編輯和總編輯雙雙辭職。據作家博康所著的《新聞欺騙》一書披露,這只是《紐約時報》新聞造假的冰山一角,該報經常利用傳媒優勢進行歪曲報道。這種做法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美國本土讀者的批評。中國讀者由于接觸到的外媒報道相對較少,很容易被《紐約時報》的部分不審慎報道所誤導。

            盡管《紐約時報》標榜自己是“中立”的,沒有任何偏向性的,可事實上《紐約時報》受到的政治影響絕不少于任何一家媒體。斯諾登事件發生后,《紐約時報》的報道相對溫和,并沒有“刁難”政府,社論中卻批評斯諾登這種“個人極端主義”帶來的損害。這種曖昧的態度很難不讓人懷疑,《紐約時報》與政府之間的某些“貓膩”。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紐約時報》對中國的報道常常陷入“傲慢與偏見”,值得中國有判斷力的讀者且讀且思考。

            因此,國人大可不必追捧以《紐約時報》為代表的外國媒體。對于充滿傲慢和偏見的《紐約時報》,我們要有自己的辨別力,認清其真實的面目。(陳曦)

          文章關鍵詞:貓膩;美國;刁難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網購優惠活動 到底是“福利”還是“貓膩”?

            年底了,各個線上商家爭先恐后的搞起了大促活動,令消費者眼花繚亂,產生“此時不買、更待何時”的緊迫感,好像現在消費就是在為自己省錢。原來這160元現金券,不是一張,而是5張,每張都有各自的使用限制條件。

          • 南方日報:信息公開也要講質量

            近日,網傳湖北省黃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為執法人員購買“天價”制服,網友估算均價3266元,超過國家標準,引發爭議。引導社會輿情需要更多、更高質量的信息公開,把話說全了,把理說透了,事兒才能好辦,事兒才能辦好。

          • 在線票務網站貓膩纏身 消費者權益難保障

            近日有媒體稱,在攜程購買的1057元機票最后僅退584元,退票費近50%,旅行套餐存在“霸王”行為。對此,攜程回應表示,“旅行套餐”產品是組合了機票與其他攜程優惠的組合旅游產品,通常比消費者購買的普通機票產品更便宜。

          • 在線票務網站“貓膩”纏身

            近日有媒體稱,在攜程購買的1057元機票最后僅退584元,退票費近50%,旅行套餐存在“霸王”行為。對此,攜程回應表示,“旅行套餐”產品是組合了機票與其他攜程優惠的組合旅游產品,通常比消費者購買的普通機票產品更便宜。

          • 深圳檢察官揭涉及豬肉安全的“貓膩”

            (鄭小紅 孟廣軍)深圳檢察機關近三年來辦理涉及豬肉質量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7件59人。”  調查發現,由于私宰豬尤其問題豬的收購成本較低,非法屠宰1頭豬相比定點屠宰多獲利約230元-300元,在利益驅動下,私宰豬現象屢禁不止。

          • 分期付款貓膩惹風波 信用卡潛規則何時終結

            去年年初,經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上門推銷,謝先生辦理了一張透支額度達5萬元的白金信用卡。但一年多來,他沒怎么用這張卡。今年6月,謝先生收到該行短信,稱其信用卡支出年費2000元。謝先生不解,詢問才知該行規定白金信用卡免第一年年費,第二年開始收費,除非一年累計刷卡20萬元,才能減免年費。謝先生提出,銀行人員推銷時并未告知次年起要收年費,這等于是欺騙消費者,遂要求取消這筆年費支出,但銀行始終不予回復。無奈之下,謝先生近日向所在地消費者委員會進行了投訴。目前,該事情尚無下文。

          • 新京報:專項資金審批為何“貓膩”不斷

            過于豐裕的政府補貼對很多企業起到誤導作用,它們不是鉚足勁爭奪市場、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售價,而是想方設法討好政府,盲目擴大投入,以進入補貼名單。減少補貼,對于保留的補貼資金項目,簡化審批,強化監督,促進透明運作,如此才能根治專項資金審批的潛規則。

          • 夏日來臨空調清洗工作中暗藏貓匿

            炎炎夏日,不少人都將“塵封”已久的空調打開,一些空調清洗“游擊隊”也開始活躍在各小區招攬業務。記者調查發現,清洗工作中暗藏貓膩。

          • 小麥減產背后有“貓膩”(二)-百姓調解

            時長:06分45秒

          • 豪華家具市場貓膩多,你可不要上當啦!

             我們常常聽說建材市場貓膩多,魚龍混雜、偷工減料這種事好像都已經司空見慣了,但實際上,除了建材市場,豪華家具市場的貓膩也是數不勝數,雖然買豪華家具的家庭有錢,但也不能白白被騙呀!接下來小編就來給網友們簡單講講豪華市場的貓膩,一起來看看吧。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免费国产精品专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 日本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台湾中文综合久久 |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