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精神衛生法27年后出臺 帶來公眾權利新圖景

          2012-10-27 09:32 來源:京華時報

            精神衛生法的出臺,根本意義是將這一群體的權利拉入公眾關注的視野,進入政府責任的范圍,納入法治保障的軌道。

            磨礪27年的《精神衛生法》,終于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這部承載著厚重權利期待的法律,不僅填補了我國精神衛生領域的法律空白,而且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提升了私權保障的空間,勾勒出美好的公民精神權利圖景。

            所有的立法都是用來解決現實問題的,精神衛生法之所以關注度高,是因為它的目的包括保障公民不被隨意強制治療。對此,新法并未回避“強行收治”“非自愿入院”等焦點,規定了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愿原則,針對病人

            是否患有精神障礙、是否需要住院治療,設置了嚴格的判定程序和診斷結論依據。雖然在“自愿”“鑒定”等具體操作環節上,立法還不可能一步到位解決所有現實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但這樣的立法成果足以見證權利保護的進步。

            在定位上,精神衛生立法的主旨應當是保障權利,而不是局限于防范公民“被精神病”的淺層目的。因而新法更值得關注的內容是,把憲法保障人權的理念貫徹到精神衛生領域中,特別強調了保障患者的權益。例如該法規定,

            “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格尊嚴、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受侵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歧視、侮辱、虐待精神障礙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礙患者的人身自由”等。這些權利的宣示,不僅突破了我們習慣中對精神衛生立法的狹隘理解,更在廣泛的層面上確立起精神障礙患者作為一個人的權利尊嚴。

            數據顯示,精神疾病在中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約占疾病總負擔的20%,約有1億人患有各類精神疾病,其中約1600萬人為嚴重精神障礙

            患者。這一龐大的數字背后,是一個不容漠視的群體的權利生態,對他們權利保障的程度與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國家的法治化進程。因此,精神衛生法的出臺,根本意義是將這一群體的權利拉入公眾關注的視野,進入政府責任的范圍,納入法治保障的軌道,從而在國家法律體系中進一步提升保障權利的空間。

            在勾畫權利圖景的同時,還必須考慮權利的實際享有問題。所謂“無救濟即無權利”,新法在這一點上也可圈可點,規定了患者或其監護人對需要

            住院治療的診斷結論或者鑒定報告有異議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新法為了兌現權利,還強化了流浪乞討疑似精神障礙患者救治和民眾心理健康促進中的政府責任。實踐中,公民權利主要依靠責任型政府的執法來維護。立法在設定相關政府責任的同時,要將精神權利圖景落實到生活中,就必須重點關注政府能否依法行政、履職盡責。從這個角度看,建立健全對行政部門的執法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顯得同樣重要。(傅達林)

          責編:王濤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aⅴ久久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肉体暴力强奷在线播放 | 亚州911精品影院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