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用陽光慈善驅散公眾疑云 走出了公信力危機

          2012-12-11 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走出公信力危機并無捷徑,引入并健全監督體制是不可回避的環節

            日前,中國紅十字會成立由遲福林、俞可平、白巖松等各界人士組成的社會監督委員會,負責項目監督、經費監督、活動監督等,并向社會公布監督、審查結果。

            在這個小鼠標能絆倒大“碩鼠”的時代,公眾監督意愿空前熱烈,監督能力日益提升,“開門接受捐款、關門使用捐款”注定行不通。“郭美美事件”之后,中國紅十字會遭遇嚴重的公信力危機,不僅募捐善款減少,機構聲譽也受到影響。走出公信力危機,并無捷徑,引入并健全監督體制是不可回避的環節。

            成立社會監督委員會,既體現了中國紅十字會接受社會監督的誠意,也是對民意的友善呼應。這些社會監督委員,既有良好口碑,又有深厚專業背景。公眾對此事的積極反應也說明,當這些名人把自身形象與中國紅十字會“綁”在一起,人們對中國紅十字會形象的改善、甚而助推中國慈善事業良性發展,會更為樂觀。

            從建立捐贈信息發布平臺,到“要賺錢的人請遠離紅會”的果決表態,再到今時成立社會監督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正通過一步步的制度安排,重塑公信力。當然,從現實反饋看,這種努力離公眾滿意尚有差距。若想進一步提升公眾的認可度,需要繼續創造條件接受公眾監督,比如在信息公開透明上發力。

            慈善事業被稱為“玻璃缸里的魚”。對慈善機構而言,公開透明是無法回避的選項。沒有公開透明,公眾監督就是虛妄之談;沒有公開透明,就為腐敗埋下伏筆。公開透明,不是簡單粗糙地曬賬本,公眾需要知道每一筆捐款的來源、具體流向,需要知道善款有沒有發揮效用。公開透明,也不能止于曬善款,紅會的開支情況如何、內部運行機制,有無灰色收入等等,也是公眾關心的熱點。

            紅十字會其實還可展示更開放的姿態,推出更務實的舉措。比如,不僅要曬賬單,還要邀請專業的機構審核賬單。香港紅十字會的做法值得借鑒:為了確保專款專用,每年年末都會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審計結果在年報中詳細呈現。無獨有偶,中國的壹基金也主動邀請世界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流動資金不僅由會計師事務所全程跟蹤監督,且賬務全部在壹基金的官方網站上公開發表。

            公信力是慈善機構的生命力,擁有公信力才有未來。監督的陽光照進慈善機構的各個角落,才能驅散人們心頭的疑云,慈善事業才會有更美好的前景。

            (王石川)

          責編:李婷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在线看日本中文字幕不卡 | 又黄又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2019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