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北青報:孩子缺失的不僅僅是自然

          2013-05-18 10: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一則調查顯示,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癥的傾向,在他們的童年里,“池塘邊的榕樹、秋千上的蝴蝶”只會出現在課本里和屏幕上。

            “自然缺失癥”這一概念,由美國記者兼兒童權益倡導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后的小孩》一書中提出。他指出,當今兒童群體正顯現出一些令人擔憂的發展趨勢,如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亂和抑郁等問題,這與缺少和自然的接觸有極大關系。

            調查顯示,在我國,每周的戶外活動時間超過10小時的孩子僅占4.8%,戶外時間7~10小時的僅占9.3%,3~7小時的占37.4%,而每周戶外活動時間少于3小時的孩子則達到48.5%。“宅”成為了很多孩子的生活方式。

            “宅童”的產生原因很多。一方面,一些父母把孩子圈在狹小范圍內,以保證安全和衛生,泥土不準摸,昆蟲不準碰,灌輸一種戶外很臟很危險的觀念;另一方面,父母正試圖讓孩子更早地接受教育。而電子產品強大的娛樂功能,又進一步培養了更多的“電子宅童”。

            大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樂園。缺失了自然,就等于丟失了孩子的童年。

            大自然的缺失,會失去童心的快樂。在孩子們心中,快樂是一個寬松和諧的成長空間,這個空間只有大自然才能給他。無法取代的年齡,要做無法替代的屬于孩子們自己的事,這樣才能為孩子的一生打下明亮的底色。

            大自然的缺失,會失去感知的能力。一旦孩子們的眼睛被無數快餐式的信息霸占,思想被課本知識填充,就會越來越少被自然的偉大所感染,越來越少為生命的奇妙而驚嘆。

            大自然的缺失,會失去探索的欲望。人類的很多發明創造都來自變幻無窮的大自然,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離大自然越遠,他們的觀察空間就越窄,所發現的疑問就越少。批判思維在悄悄鈍化,最寶貴的創造力在遭到扼殺。

            有一種愛叫做“放飛”。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常常以“愛”的名義對孩子們約束太多,設計太多;常常抱著“為孩子好”對他們干涉太多,管教太多。我們為他們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學習,希望他們贏在起跑線,然而,最終的結果是孩子們反而被壓抑、束縛,贏得了功利的考分,卻輸掉了整個童年。

          責編:王嘉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欧美国产色婷婷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精品 | 亚州成a人在线观看日本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色国语对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