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加快培養頂尖的創新人才

          2012-03-12 14:57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未來十年,預計中國仍然缺少頂尖的創新人才,但重要的是中國已經開始應對。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劉巍

            11月的一天,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在辦公室中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訴說了疑問:中國為什么沒有發明iPhone或iPad?換句話說中國為什么沒有喬布斯?

            中國缺少頂尖的創新人才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生前就常提起“錢學森之問”。

            2011年,中國從國家層面大力引進海外人才可以看做是對上述問題作出的回應。

            未來的十年,預計中國仍然缺少頂尖的創新人才,但重要的是中國已經開始應對。中共中央組織部施行的“千人計劃”已從海外吸引至少1510名高層次人才來到中國,這無疑意味著更多的可能與希望。

            亞洲開發銀行2010年發布了一份報告,對一部蘋果iPhone生產成本的價值流向作了估算。報告顯示:一部蘋果手機所需的178.96美元成本中,有超過60美元流向了日本企業,30美元流向德國企業,23美元流向韓國企業,而中國所得是6.5美元——這是iPhone手機完成組裝所需的大致成本。另一家公司名為羅技。這家世界最大的鼠標制造商把生產制造中心設在中國蘇州,但在蘇州完成加工的費用僅占產品總成本的5%。

            今天的中國不僅為世界制造了物美價廉的牛仔褲、西服、襯衫與鞋子,同樣也生產了大量高科技產品。但這些產品的核心部件往往不在中國生產,中國工廠的任務是組裝來自海外各地的零部件,成功之道是“量大、價低”。

            據2010年9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白皮書披露:全中國高等教育階段在校生2900萬人(美國為1700萬人);全國科技人力資源4200萬人,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約為1800萬人(美國為1700萬人),從事研究與試驗發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折合全時人員為161.4萬人年(美國為140萬人年);全國各類人才資源總量1.14億人(相當于世界第12人口大國)。上述總量指標均已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

            中國已在絕對數量上成為人才大國,結合中國產業升級的現實,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今天所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杰出的創新人才、尤其是錢學森所期望的“大師級”領軍人才。

            “盡管我們的高校規模世界第一、在校大學生人數世界第一,每年論文產量世界第一,但中國本土科研成就至今未獲得諾貝爾獎。”中國人事研究院院長吳江對此評論,“截至2007年,在世界158個國際一級科學組織及其所包含的1566個主要二級組織中,我國科學家參與其領導層的僅占2.26%。其中,在一級學科中擔任主席職務的只有1人。”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聽到錢學森這樣感慨:“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10年5月,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議上說,“當前我國人才發展總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人才創新創業能力不強,人才資源開發投入不足。”

            在這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之后,國務院發布了指導未來十年戰略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011年,中國從國家層面大力引進海外人才,這是上述人才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被稱為“千人計劃”。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關于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意見》,決定實施“千人計劃”,用5~10年時間,引進并有重點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201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北京會見了美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李源潮說,中國的發展正在為各類人才創造越來越多的機會,希望更多海外留學人才回國創新創業,攀登科技高峰,培養優秀人才,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謝曉亮是國際知名化學家、生物物理學家,2011年5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中組部部長對謝曉亮的邀請只是中國人才部門引進海外人才的努力之一。

            9月16日,“千人計劃”太湖峰會在無錫召開,400名歸國的“千人計劃”專家到會。作為國內最高層次的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自2008年底實施以來,已分6批引進至少151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新中國成立之初,以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等杰出科學家為代表的海外人才回到祖國,為發展新中國的工業、科研、教育和國防事業建立了功勛。今天中國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的72%是“海歸”,中科院院士的81%、中國工程院院士的54%同樣是“海歸”。

            2011年年末,首批143名“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名單在“千人計劃”網站公布,“青年千人計劃”是繼“千人計劃”后又一項引進國際創新人才的重要政策。

            12月8日,中國工程院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選結果,從485名有效候選人中經過兩輪評審和最終選舉,共產生54名新院士。次日,中國科學院公布本年新增選51名院士。此次增選后,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達到783人,中科院院士總數達到727人。

            院士增選的公正以及選舉程序的公開和透明,2011年成為公眾關心的一個話題。

            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獎的獲獎名單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一位評論者認為,相對于屠呦呦所作出的貢獻,這一獎項的授予已是遲來的承認,2011年,屠呦呦已81歲。

            要出現更多的創新人才,就要全力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環境,就要革除社會中存在的浮躁與急功近利的風氣。□

          責編:萬晴晴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院在线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人与 |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 久久99情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