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整頓已經開始了,這次是針對基層醫療機構。”河北省衛生系統相關人士說。一場針對全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大整頓正在拉開帷幕,據本報了解,江西、安徽、浙江、甘肅等省份也已經開始整頓。
3月22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了《2013年基層醫療機構集中整頓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決定從3月份起,在全國開展為期1年的基層醫療機構集中整頓工作。
有業內人士預測,整頓涉及公立和私人醫療機構總計有近百萬家。
整頓承包亂象
李輝(化名)在安徽開設的私人診所已經有5年了,主要是為所在的社區提供服務,由于人手不夠,他將兒科、牙科承包了出去。
科室承包,正是這次基層醫療機構集中整頓的重點。李輝很擔心,但擔心的不只有李輝這樣的私人診所,具有公立背景的社區醫院、鄉鎮衛生室也將面臨整頓?!肮⑸鐓^醫院、鄉鎮衛生室很多都已經被私人承包,有些是部分科室承包給私人,有的甚至是多人承包。”安徽省的一位醫院人士透露,承包者會將承包費會通過提高醫療費用等方式轉嫁給患者,特別是對于那些醫療服務資源匱乏的地區,會讓就醫變得更加艱難。
盡管衛生部多次對科室承包明令禁止,但全國的醫院科室承包的現象仍非常普遍,牙科、風濕???、兒科、婦科、不孕不育、醫學整形,私人承包都集中在這些科室。
私人承包科室與公立醫院正規科室相比,商業性是其第一位的,為了招攬生意,承包者往往到處做廣告,其中不少是虛假廣告?!拔仪皫滋炀陀龅揭粋€這樣的案例,家長相信了虛假廣告,帶孩子到私人診所做生殖器方面的手術,由于失誤造成小孩生殖器烤焦,后來轉去正規醫院救治,最終切掉三分之二,給孩子造成了終身殘疾。”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說,誤導、誤診、行醫不規范,是私人診所的最大問題。
3月22日公布的方案明確要求,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醫務室、診所及門診部,用一年的時間,對不規范執業的、出租承包科室的、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等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和規范。
“基層醫療機構常存在醫院感染、管理欠規范、合理用藥較薄弱、不規范診療行為?!币晃凰幤笕耸繉鶎俞t療機構的問題做了上述總結。
據甘肅和河北衛生系統人士透露,在整頓過程中,除了方案中規定的查處內容外,他們還將醫療機構出賣、轉讓、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行為進行重點查處,此外未經批準開展母嬰保健技術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違規處置醫療廢物等違法違規行為也將受到整頓處理。
摸清機構底數
按照本次方案的要求,不僅要整頓基層醫療機構的管理和行醫規范,基層醫療機構數量和基層醫務人員也要重新摸底。據了解,目前的基層醫療機構登記、注冊管理較為薄弱,因此,機構數量、行醫人員的統計較為“不準確”。
原衛生部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共有基層醫療機構849488家,2008年是 858015家,2010年年達到901709家。
其中,2005年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為485113家,2008年公立機構總數濃縮為415870家,減少69243家。2010年,公立醫療機構數量出現增長,達460927家,比2008年增加45057家。但與2005年時相比,仍然為減少24186家。
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增長幅度較緩,而于此相對比的是,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呈現增長迅猛勢態。
2005年至2010年間,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的數量呈現直線上升趨勢:2005年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為364375家,2007年增加到 447975家,2009年達到449350家,2010年回落為440782家,但與2005年相比,累計增長了76407家。
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增長與社會資本辦醫有密切關系。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基層醫療門檻低,對技術水平要求不高,而且投資較少,吸引了相當部分的民間資本進入。
隨著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加快推進,以及相關政策對社會資本辦醫的放開幅度加大,業內人士預測,基層醫療機構的總數量可能會繼續增加,公立和私人醫療機構總數會達到近百萬家?!耙郧盎鶎俞t療機構監督主要是讓機構自己填寫監督檢查表,填表可以作假。”莊一強說。
由于進入門檻低,管理不嚴格,基層醫療機構的監管相對薄弱。
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今年2月26日召開的全國基層醫療機構集中整頓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就表示,今年各級衛生機構要摸清機構的底數,嚴格設置審批環節。并對已經審批的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復核,達不到基本標準的,要依法暫停執業,責令整改。
“現在基層醫療機構良莠不齊,老百姓不愿去基層看病,大量的農民涌向縣醫院,縣里的人部分轉到市里,造成大醫院就診壓力很大?!鼻f一強認為,如果對基層醫療機構實行嚴格監管,保證就醫質量,簡單病癥老百姓就會選擇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記者 溫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