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小學生減負令莫成文字游戲 政府存越位與缺位

          2013-09-09 11: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漫畫

          漫畫

            4日,教育部推出修訂后的小學生“減負十條”,將此前備受爭議的“不留作業”改為“減少作業”,并再次向社會征求意見。對于新版減負令,專家表示,根本上解決“減負難”在于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和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玩文字游戲”無法根本治理學生負擔過重。

            減負令新稿征求意見:“不留作業”變“減少作業”

            自教育部8月22日公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征求意見稿之后,“減負國十條”就持續成為這個開學季的熱門話題。征求意見稿發布兩周后,9月4日教育部發布此份減負規定的修改版,并再次向社會征求意見。

            與前一版相比,新版的“減負十條”在輿論爭議最大的“作業”與“考試”方面做了微調。舊版規定“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而在新版中,這部分內容變成了“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級要將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p>

            在考試方面,舊版規定,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而新版條文中,在上述可舉行全??荚嚨摹罢Z數外”三科中刪去外語科目,并補充“教育質量監測不公布學生成績與排名”。

            除了上述改變,對于此前社會對舊版減負令中,監管環節表述籠統、操作性不強的質疑,新版本在“督查”一項中并未做出更為具體的補充。

            根據教育部此前透露,舊版“減負十條”在征求意見期間,共收集到近六千件意見建議,其中九成以上支持出臺減負令,超過一半人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此次修訂版的“減負十條”公布之際,教育部表示,為體現尊重群眾、尊重基層、尊重規律的精神,修改后的“減負十條”再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期限為9月18日前。

            專家:玩文字游戲難觸及問題癥結

            “減負令修改版為何又增加了作業”“只籠統說了留不留作業,什么算‘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如何衡量監督”,“監督環節為何仍然表述含糊”……

            從網友對新版減負令的上述反饋,可以看出,與兩周前的首度征求意見相比,雖然教育部根據民意做出修改,但是新版“減負十條”面世后,輿論中的“意見”依舊未減。

            “沒有觸及問題的癥結與根本,總是玩文字游戲,不會有太大起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應試教育的堅冰不破,在單一的評價體系中,用行政手段減負,還是會陷入執行難的怪圈,不可能讓學生真正輕松下來。

            正如專家分析,從1955年7月,教育部就發出新中國第一個減負令——《關于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幾十年來,中國各地的減負令多達上百項,可是學生的負擔卻越來越沉重,時間跨度達50余年的“中國式減負”始終難逃執行難怪圈。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對記者表示,如今中國基礎教育一直難以擺脫應試教育和升學教育的模式,“在升學和應試的重壓之下,灌輸式教育應運而生,用枯燥乏味的題海戰術和大作業量強化記憶的方式,自然難以摒棄,減負也成了空談?!?/p>

            其實,針對社會關于義務教育均衡,以及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呼吁,教育部在將新版“減負十條”公布之際,也特別指出,近期還將出臺小學升初中辦法、中考改革意見、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改革意見、高考改革方案等。同時將進一步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就確定了高考改革思路,此后每年教育部門都提高考改革方案,但為何至今都遲遲未見方案出臺?”熊丙奇說。

            減負令被指“行政治?!?政府存越位與缺位

            自1987年中國提出素質教育的概念以來,“減負”已成為中國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路上一道繞不開的坎兒。每年開學季,招式頻出的減負禁令也似成了各地教育部門“應景”的規定動作。然而,當減負令頻頻淪為一紙空文,發布政令的政府部門也難逃公信力受損的尷尬。

            “輿論關切學生負擔過重,社會意見很大,于是主管部門就出一個政策回應一下,做出一個動作,但是動作收效如何,沒有誰管?!眱Τ瘯煴硎荆槍B續推出的減負令,更應該注意的是政府和學校在辦教育中的“各司其職”。

            “如今教育部門一竿子打到底,直接干涉但小學生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從教育管理方面來說,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不恰當的?!眱Τ瘯熣f。

            熊丙奇也稱,發布減負令結果就是“行政治校”,用這種治理方式不利于對教育的長遠發展。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中,政府發的禁令越少越好,政府頻繁發出禁令,其實是對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干涉。對于減負問題,相較于接二連三的“禁令”相比,政府更應該做的是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和推進中高考制度改革。

            “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負擔真正減輕下來,關鍵在于政府是否放權推進教育管理改革和中高考制度改革。” 熊丙奇說,良性的教育管理因該是政府學校各司其職,政府不要缺位更不能越位。

            對于糾纏中國教育數十年的“減負難”,專家分析,政府必須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要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時轉變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模式,打破現存的擇校利益鏈。此外,改革中高考制度,打破一考定終身,政府教育部門實施一系列“放權”,把考試組織評價權交給社會專業機構,把招生自主權交給學校,把選擇權交給受教育者。(記者 闞楓)

            《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再征意見

            教育部今日在網站就《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2013年9月4日征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征求意見。對比《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2013年8月21日征求意見稿),本次征求意見稿略有修改,其中,將“不留作業”修改為“減少作業”,并提出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級要將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表示,《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2013年8月21日征求意見稿)自8月22日至29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后,各界人士廣泛參與,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和工作建議。教育部在對這些意見建議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對減負十條規定進行了修改。

            制訂《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只是教育改革發展中的一個方面。近年來,教育部按照找準癥結、對癥下藥,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明確責任、落到實處的思路采取了一些舉措,如修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教材、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實施教師“國培計劃”、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等。

            教育部表示,近期還將出臺小學升初中辦法、中考改革意見、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改革意見、高考改革方案等。同時將進一步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以下為全文:

            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

            (2013年9月4日再次征求意見稿)

            一、陽光入學。各地要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招生不依據任何獲獎證書和考級證明。實行信息公開,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利用公告、網站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每所小學、初中的招生計劃、范圍、程序、時間和結果,積極推行網上報名招生。

            二、均衡編班。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編班過程要邀請家長和相關人員參加,接受各方監督。禁止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三、“零起點”教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后,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四、減少作業。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級要將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要積極與家長互動,指導好學生的課外活動。

            五、每天鍛煉1小時。開足、上好體育課。安排好大課間活動或課間操、眼保健操,確保學生體育鍛煉時間。

            六、規范考試。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不超出課程標準。教育質量監測不公布學生成績與排名。

            七、等級評價。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采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八、一科一輔。每個學科可選擇一種經省級有關部門評議公告的教輔材料,購買時遵循家長自愿原則。學校和教師不得再向學生推薦、推銷其它教輔材料。

            九、嚴禁違規補課。學校和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得在節假日和雙休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不得組織或參與舉辦“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課補習。

            十、嚴加督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落實督學責任區制度,對減負工作定期進行專項督導,每學期公布督導結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減負工作開展經常性檢查,并受理群眾舉報,嚴格責任追究。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AV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