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偉賓
感冒發燒吃抗生素、拉肚子輸液打抗生素……抗生素被濫用屢見不鮮,但抗生素帶來的藥品不良反應,卻很容易被忽略。
8月25日,記者從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1年鄭州市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獲悉,2011年鄭州市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0530份,其中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167份,一般不良反應事件10363份。不良反應報告比較集中的為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頭孢曲松等抗生素類藥品。
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濫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市民的不理性認識因素,也有一些醫療機構濫用的情況。
據了解,配合衛生部8月1日實施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省衛生廳在7月底出臺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試行)》,指導并規范各醫療機構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從8月1日起正式實施。
根據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患者須憑處方才能到藥店購買抗菌藥物,而醫師抗菌藥物考核不合格的或開具抗菌藥物處方牟取不正當利益的,醫療機構應當取消其處方權。
相關
使用抗生素
牢記“三不”
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醫學部王靜主任說,應該遵循三個原則:不隨便吃藥,不主動向醫師要求開抗生素,不隨便停藥。
王靜介紹,抗生素的不良反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過敏反應。任何抗生素均有可能引起程度不同的過敏反應。二是毒性反應。主要影響肝、腎功能。毒性反應也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易感個體容易產生藥物毒性作用。三是局部刺激反應。主要表現為消化道或靜脈、肌肉注射處疼痛或靜脈炎。
(記者李旭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