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杰生前照片網絡圖片
王超杰遇難的地方網絡圖片
工友不慎落水,河南小伙和另外一名東北工友一起挺身而出,舍己救人,但最終兩人都沒能上岸。
網上有媒體報道稱,事發后,起初無人問津。后來,當地信訪部門介入后,施工方才出面協商補償事宜。但施工方律師的說法,令死者家屬心寒,東北小伙因是城市戶口可補償40萬,而河南小伙因是農村戶口僅能補償19萬。
事實究竟怎樣?昨日,大河報記者多方連線,求證還原此事。
事件
工友不慎落水,河南小伙舍己救人身亡
這名小伙名叫王超杰,1991年生人,今年24歲,新鄉衛輝市唐莊鎮六莊店村人。
他是一名電焊工。今年3月份,為掙錢養家,他前往青海格爾木市,在馮氏彩鋼有限公司(下稱馮氏彩鋼)承建的一處水電站工地打工。
5月7日,王超杰和另外4名工友被公司派去清理河堤。當日下午3點,一名東北工友不慎掉進河里,另一名東北工友下河救人,不料水流湍急,倆人都被水沖走。
危急時刻,王超杰拿起洋鎬沿著河堤跑了幾十米遠,追上了工友,他不顧危險,把洋鎬伸向在水中掙扎的工友,試圖把他們拉上岸,不料自己卻被拉進了水中。
最先落水的工友被隨后趕來的人救了上來,而王超杰和另一名下河救人的工友卻不見了蹤影。人們沿著河找了一個小時,才在一個轉彎處發現他們已經身亡。
昨日下午,記者連線王超杰家鄉六莊店村段姓村支部書記。
他說,此事傳到家鄉后,王超杰的父親王利軍無比悲痛。5月7日晚,他便陪同王利軍和王超杰的姑父,一起前往青海格爾木處理此事。
波折
事發十多天,補償事宜一直無人負責
段書記說,他們抵達青海格爾木后,施工方只管了他們大約一周的食宿,但后來便不再管了。
更令他們心寒的是,在那近半月的時間,他陪同王利軍四處奔波,從公司到地方,竟無人出面,給死去的王超杰討一個說法。
“別說有誰主動幫忙申請見義勇為了,我們連找個對此事負責的人都找不到。”段書記說,青海馮氏彩鋼的包工頭于某一直不予照面。
他說,直到王超杰出事十多天后,他們無奈去了格爾木市信訪局。在當地信訪局出面協調下,施工方西寧天瑞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天瑞公司)的律師才終于露面,他們這才知道,王超杰所干的工程是被天瑞公司轉包給了馮氏彩鋼,而馮氏彩鋼將活又承包給了于某。
在修高速公路時暗中操控,想讓誰中標誰就中標;為“補償”情人,在高速公路工程中推廣其公司產品……近來,河北交通系統部分官員因在高速公路招投標違規操作相繼落馬。
律師確實說了,俺兒子是農村戶口,因此只能補助不到20萬。
昨日下午,記者連線王超杰家鄉六莊店村段姓村支部書記。更令他們心寒的是,在那近半月的時間,他陪同王利軍四處奔波,從公司到地方,竟無人出面,給死去的王超杰討一個說法。段書記說,等王超杰后事處理完畢,他準備再陪王利軍家人重返格爾木,為孩子追討應有的補償。
事故疑因感情糾紛,小三上門找情夫理論未果,揮刀自殘。
昨日11時,記者來到事發現場荔灣區建隆大街13號門前,此時自殘女子已經被送往附近醫院搶救,不少市民對剛剛發生的一幕唏噓不已。記者隨后走進事發檔口,一位中年女子處之安然地蹺著二郎腿,簡單地說了句:“當事人被警方帶走了,跟我無關。
昨日11時,記者來到事發現場荔灣區建隆大街13號門前,此時自殘女子已經被送往附近醫院搶救,不少市民對剛剛發生的一幕唏噓不已。記者隨后走進事發檔口,一位中年女子處之安然地蹺著二郎腿,簡單地說了句:“當事人被警方帶走了,跟我無關。
[摘要]孫香榮說,自己養了十幾年的甲魚,除了這個其他什么也不會,關停甲魚棚以后也不知道能干些什么。南苑街道溫室甲魚棚面積約73.8萬平方米,臨平東湖街道約41.1萬平方米,按照各自的清退資金進行計算,每平米甲魚棚的補償經費都在163元左右。
日前,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國家從今年起提高我省國家級公益林集體部分的生態效益補償金標準,由之前的每畝10元增加至15元,增幅達50%。
9月1日起,我省執行新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被征地群眾社會保障費標準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調整公布。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標準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調整并公布,與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配套實施。
9月1日起,我省執行新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被征地群眾社會保障費標準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調整公布。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標準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調整并公布,與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配套實施。
確診艾滋病8年后,竟然奇跡般地“康復”了,河南農民楊守法不相信這是命運開的玩笑。
前不久,天津薊縣五百戶鎮某村的馬某來到派出所的戶籍室辦理夫妻投靠戶口,可當他們把證明資料拿出來時,民警發現了異樣。
為了一座3層建筑的補償款,兩年多來,鄭州市民李杉往中牟縣大孟鎮政府奔波近百趟。每次,他都被鎮政府以各種理由安撫著,并寄希望于下一次解決,但一次次落空。
為了一座3層建筑的補償款,兩年多來,鄭州市民李杉往中牟縣大孟鎮政府奔波近百趟。每次,他都被鎮政府以各種理由安撫著,并寄希望于下一次解決,但一次次落空。
為了一座3層建筑的補償款,兩年多來,鄭州市民李杉往中牟縣大孟鎮政府奔波近百趟。每次,他都被鎮政府以各種理由安撫著,并寄希望于下一次解決,但一次次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