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如何留住“上合藍” 聽河南籍院士咋說

          2016年08月27日08:12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5034

            “北京能實現APEC藍,鄭州能實現上合藍,說明我們對污染的源頭很清楚,當然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停了很多工廠。那么,在經濟發展與治理大氣污染中,究竟該怎么做?”

            8月26日,由省科協主辦的“聚焦中原”第七期院士專家智庫論壇“大氣環境與綠色發展”高端論壇在鄭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杜祥琬拋出了這樣的問題?!鯑|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

            【聲音】中國人必須自己創造一條可永續發展的新型道路

            論壇嘉賓當中,有兩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杜祥琬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國家環境保護大氣負荷污染來源與控制實驗室主任賀克斌。

            “我曾聽說鄭州空氣質量排名居全國城市倒數第二,作為一個河南人,聽了這個消息很受刺激,心里很不舒服?!倍畔殓簧吓_,就說起了鄭州的空氣質量。

            “我們發展是為了什么?為了大家,為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呼吸良好的空氣,喝上清潔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這是基本的訴求,也是基本的目標?!倍畔殓f,改革開放后,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成績很大,但發展粗放,中國的水泥產量占全球的60%,鋼鐵占世界的50%。事實上,中國根本不需要這么多鋼鐵和水泥。為什么現在提出“去產能去庫存”,這就是問題的根本。

            杜祥琬表示,我國近三十年發展的五個主要驅動力是投資拉動、消耗資源、犧牲環境、廉價勞動力和引進技術出口低端產品。這勢必造成我國經濟發展呈壓縮型、復合型、結構型污染特征。中國的GHG排放總量中,以化石能源為源的也占到3/4以上。2014年,中國GDP是全球總量的13%,卻消耗了全球23.4%的能源。我們的環境容量、氣候容量顯著小于世界平均值。環境后果已踩紅線,倒逼我國經濟必須向綠色低碳轉型。

            他認為,要使經濟—環境發展一體化,就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前置到戰略目標的前位,使經濟在環境容量下發展,扭轉粗放比拼GDP的沖動,使經濟回歸客觀的“潛在增長率”。

            許多先進的發達國家各有所長,但沒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永續發展的經驗。中國人必須用自己的腳走自己的路,創造一條可永續發展的新型道路,這也將是中國對人類作出的最重要貢獻。

            空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是控制排放

            賀克斌院士表示,快速城市化、快速工業化和快速機動化造成了我國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快速增長。

            早在1995年之前,中國人就有非常嚴格的TSP(總懸浮顆粒物)及酸雨問題。我們通過不斷地推進環境標準,優化產業升級辦法,在今年5月第二次環境大會上,中國的酸雨占國土面積從歷史上高峰將近三分之一已經降到了8.8%,這是被聯合國大力認可的。而我們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兩個問題就是PM2.5及臭氧問題。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簡單的兩個字就是減排。減排治污并不是單一的治理一種污染源,或者治理一個行業的污染源。而是要對污染來源進行更加精細的識別與源解析,制訂階段性的控制方案,注意區域調控技術。 通過對污染源的識別和排放清單的解析,形成對重大事件的應對與快速評估,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及數據支持。

          文章關鍵詞:院士;上合;污染特征;源解析;GHG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 處級以上官員不作為候選人

            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在1月1日啟動,這是自2014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選。2012年11月,中國工程院對外首次發布了增選違紀處理辦法,對候選人材料作假、助選、拉票等違紀行為進行了認定。

          • 國內最年輕院士被捕 涉虛假套取科技資金

            今天(10月10日)上午,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發布中共科學技術部黨組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證實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已被依法批捕??萍疾客▓蠓Q,2012年4月,審計署審計發現5所大學的7名教授存在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的問題,其中就有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的身影。

          • 由11位院士提議培養 全國首批科普碩士出師

            昨日,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碩士生李慧敏,與5名同學一起,在省科技館研討展品設計、活動方案等內容,一直忙到晚上7點多。

          • 中國網:改革院士遴選退出機制重在去行政化

            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6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而在一個好的科研學術氛圍之下,大部分學術性官員和不合格的科學家也會主動避嫌,不會去爭奪院士的頭銜、學術上的領軍人。

          • 院士違反科學道德實行退出機制

            如有院士違反科學道德等行為,將實行退出機制。

          • 中國工程院:院士違反科學道德將實行退出機制

            今天,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進行到第三天,備受關注的《中國工程院章程》修訂案上午進行表決。針對院士退休的問題,一位與會院士表示,院士本來就是個榮譽稱號,談及退休的問題顯得“很滑稽”,因此此次修訂對于退休問題作了回避。

          • 中國工程院:院士違反科學道德將實行退出機制

            今天,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進行到第三天,備受關注的《中國工程院章程》修訂案上午進行表決。針對院士退休的問題,一位與會院士表示,院士本來就是個榮譽稱號,談及退休的問題顯得“很滑稽”,因此此次修訂對于退休問題作了回避。

          • 武漢規定出一個院士獎1000萬

            記者從近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上了解到,武漢將出臺政策扶持工程設計產業,工程設計企業出一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將獲得1000萬元發展基金獎勵。

          • 廣州日報:“院士”回歸榮譽方可破解“退休難”

            一旦身為院士,便須“工作到死”,這不但對院士不人道,對學術研究也無益處,這似乎是簡單的道理。而進一步說,相關制度的弊病,還不在能否避免院士老齡化、建立退休和退出機制,而在于行政權力對學術研究的越位評定。

          • 院士要干一輩子是種錯覺

            3日,北京石景山,退休院士秦伯益在家中接受采訪。他提到,現在的院士評選,會有單位組織專門班子公關  秦伯益 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院長。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日本精品区视频 |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 亚洲国语中文字幕理论片 | 最新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男女在线视频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