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河南糧王:種一畝地成本近千 種糧人現在最困難

          2017年02月06日08:09  來源:新京報

          5034

            (原標題:河南糧王:種一畝地成本快一千)

          undefined

            河南“種糧大王”柳學友在自家田間。受訪者供圖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當春節鞭炮聲為逝去的舊年畫上休止符的時候,尋常的百姓習慣給自家算一筆賬、做一個總結:這一年里,我付出了什么;這一年里,我又得到了什么。在河南,種地的農民盤算,揮動鋤頭、灑下汗水結出的糧食,賣了多少錢?在安徽,“老工人”在對比,現在的活兒跟以前在鋼廠時相比,賺的多了還是少了?在北京,房地產中介的小伙回憶,自個從亢奮的樓市里拿到了多少提成?如涓涓細流匯成江河,一個個普通家庭賬本上的涂涂寫寫,連聚起來,就變成了宏觀經濟脈動的節奏器。就像豬價決定著CPI,大媽“指揮”著金價。

            新京報記者深入全國各地,采訪了農民、工人、小老板、網紅、創業者等多個群體,聽他們講述自己過去一年中平常或不平常的故事,讓他們算一算自己打拼一年的“賬單”。 小賬單,大經濟。我們期望,從這些小小的賬單中,可以管窺不同行業甚至是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況。

            “2016年有驚無險,比往年差些,也算賺錢了。”除夕前夜,河南信陽固始縣北郊的一個小村莊,種糧大戶劉家父子在家中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坐在圓桌旁,桌上擺放著待客的茶水、零食。

            與此相距百里的信陽息縣,被譽為“河南糧王”的柳學友認為,現在是種糧人最困難的時候。柳學友表示,2016年他認識的種糧大戶有70%效益不好,不少種糧大戶選擇另謀生路。

            糧食經紀人梁先生2016年較往年收入減少一半多,“準備2017年添置些收購工具,以適應越來越嚴的收購標準”。

            種糧大戶:

            養豬比種地賺錢

            自從承包村里的二百多畝耕地種水稻,劉玉中(化名)和兒子劉陽(化名)就成了附近村莊少有的“種糧大戶”。三十剛出頭的劉陽是為數不多愿意把汗水灑向農田的青壯勞動力,父親劉玉中說平日里自己指揮、兒子做,家里購置了基本的農資機械,一畝地可以賺200元到300元。

            劉陽算了一筆賬。2016年初的整田算是一年投入的開始,拿一畝地來看,這個流程需要80元的成本。接下來的插秧是花費較大的一部分,通過承包給插秧合作社,全流程包含了種子、育秧、插秧的所有費用,共計200元。剩下的花費還包括購買化肥、抽水灌溉、農藥除草和收割粉草。還有土地轉租費用,合計成本能達到820元/畝。不過,這樣的話基本掙不到錢。實際情況是,轉租費用可打折,自家有收割機和抽水機,相關費用也可省下,最終成本約680元/畝。

            2016年暴漲的人工費以及盛夏連日的高溫,都讓劉陽深感種地的艱辛。

            “以前找雜工,100元一天,現在沒有200元一天,沒人理你。”由于年輕人不愿意做農活,能種地的中老年人手又少,搶種搶收時候的人工問題困擾著劉陽。

            盛夏干旱是水稻種植戶最發愁的時節,雖然抽水澆地可以“止渴”,但相伴而來的高溫預示著一場災難。

            “旱災恰逢高溫,每天氣溫在37至38 ,正趕上水稻揚花,太陽出來直接把花曬死了,出現大面積的干癟。”劉陽言語中透露著無奈,“去年就是這么巧,那一個星期趕上了高溫。”

            最后劉陽盤算下來,2016年一年下來,二百多畝地落了4萬到5萬元的收益,利潤較2015年減少了一兩萬塊錢。

            和劉家的另一塊生意養豬相比,種稻只是“帶著做”。劉陽說,自家一年生豬出欄量在200頭左右,2016年趕上歷史好價錢,賺了水稻兩三倍的錢。 糧信網2016年10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以來,國內糧食市場價格整體呈弱勢運行。據監測,2016年9月下旬中儲糧全國原糧收購價格指數為135.88,比去年初下跌6.49%,其中小麥跌1.33%、玉米跌15.28%、稻谷跌0.77%、大豆跌3.12%。

            對于今年,劉陽表示,希望一切風調雨順,但他也認為,“傳統農業沒有出路”,“未來要發展多元化,比如觀光農業”。

            河南糧王:

            現在是種糧人最困難的時候

            和劉家父子“兼種”農田不同,信陽老鄉柳學友主業就是種地,他是最早承包土地的農民之一。“包地”16年,這位“河南糧王”目前流轉有16000畝地,約占全縣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一。

            2001年,柳學友看到村里幾十畝的自留地“撂荒”,萌生了承包田地的想法。“當時承包費(每畝)只有幾十塊錢,”柳學友的承包規模越來越大,2004年承包規模達到400多畝地,“一年能有20多萬元的收入。”

            從2004年開始,伴隨著國家開始出臺一系列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政策,柳學友的承包規模逐漸發展壯大。

            從外部環境來看,2012年開始,我國出現大量農產品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的現象。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直接沖擊了柳學友這樣的種糧大戶。“國際糧食進口多,而且質優價廉,受國際糧價的沖擊,國內糧價這兩年下降,而且去年自然災害頻繁,”柳學友表示,2016年他認識的70%的種糧大戶效益不好,有不少種糧大戶選擇另謀生路。

            一方面糧食價格下降,另一方面成本費用不斷升高。“土地承包費、雇傭村民的工資和農資等費用近年來都在增加,比如今年農資漲了30%左右,”目前,柳學友承包一畝地成本近千元。

            除去成本,柳學友一畝地純利潤約200元。“去年選了抗病害能力強的優質小麥品種,畝產900斤,小麥品質也好,所以價格高時飆到了每斤1.3元,平均比市場高出三四角錢,”柳學友毫不諱言指出,2016年受小麥病害多發影響,有種糧戶產量和質量雙雙下降,“他們一畝地賠了一二百元”。

            “現在是種糧人最困難的時候,糧價低、賣糧難等,很多人支撐不下去,”柳學友說,一方面希望國家出臺調動和落實種糧戶積極性的政策,另一方面種糧戶自己要緊跟市場轉變思路:“要意識到消費者現在是要 吃好飯 而不是 吃飽飯 ,市場需要更優質的糧食,優質才能優價。”

            糧食中介:

            收購標準提高,糧商利潤減半

            周口市淮陽縣人梁先生從事了十多年糧食中介,每年從農民手中收購逾1000萬斤小麥。

            梁先生表示,2016年的日子不太好過。“往年能夠掙到二三十萬元,今年1000多萬斤小麥也就賺了10多萬,一噸賺錢20元左右,利潤和手續費差不多,”梁先生說,利潤減少的原因在于糧食收購標準的趨嚴:“往年入庫篩糧篩得不是特別凈,今年過得有精選篩、比重篩等,篩得特別細,不完整顆粒都篩出來了,但是咱收購糧食的時候沒有過篩子,收的都是毛量。”

            實際上,糧食收購標準近兩年一直在趨嚴。

            梁先生介紹,“2015年糧庫不再向經紀人貼補或者加價,2016年則在此基礎上提高了糧食收購的標準。”“2015年小麥起步的收購價格是1.14元一斤,2016年起步收購價是1.1元,有時收到1.06元、1.08元,甚至汝南、平輿地區有糧食收到了八九毛錢一斤,”梁先生說。

            天氣原因使得糧食收購“雪上加霜”。“小麥快成熟時,下了一場大雨,導致麥子顆粒有些萌動,按照有關標準,萌動就是不完善顆粒,”梁先生說,據其了解,2016年十家糧食經紀人有六家賠錢。

            “比較好的一點是,在糧食入庫后,國家提高了糧食收購價格,現在是1.2元一斤。收入有所回本,”梁先生說,隨著政策變化,大部分糧食經紀人已購買了篩子,自己明年也打算花一二十萬元添加點篩子等收糧工具,以適應越來越嚴的糧食收購政策。

            學者:黑龍江拒種轉基因糧食作物有利于子孫后代

            與會者認為,拒絕轉基因作物的種植,是建設祖國大糧倉的需要。黑龍江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的糧食是供應全國的。2015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369.58億斤,占全國總產量的1/10,保護糧食種植安全性非常必要。

            與會者認為,黑龍江拒絕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是保護黑土地,讓寶貴、稀缺資源永續利用的需要,是有利于子孫后代的睿智之舉。

          文章關鍵詞:種糧大戶;柳學友;種稻;優質小麥品種;糧食收購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去年糧價下跌豐產不增收 部分種糧大戶退租土地

            談及去年以來種糧者面臨的嚴峻形勢,王翠芬、黃明貴等人認為,糧食價格不斷下降,種植成本居高不下,長此以往必然會打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 萬畝沃野翻金浪 種糧大戶笑聲朗

            6月8日,艷陽當空。上午10時,在淮陽縣豆門鄉倒栽槐八里坡大洼,河南美田園農業綜合開發公司萬畝小麥豐產田里,一字排開的10部大型聯合收割機呼嘯奔騰,熱鬧非凡。

          • 種糧大戶主動縮減種植規模

            雖然農業發展的方向是規模化生產,但大規模農場由于資金不到位或是技術管理跟不上部分撂荒的情形也越來越多。“村民之間小規模流轉是很好的,像張保華前兩年搞那么大面積的流轉我認為并不合適,因為管不過來,不利于多打糧食。

          • 浙江一鄉鎮干部虛構種糧大戶 騙高額農補獲刑11年

            為了騙取國家補貼,浙江衢州某鎮干部杜某伙同他人利用職務便利,虛構448個“種糧大戶”,共騙取國家農資綜合補貼214萬余元。

          • 種糧積極性受挫 糧食安全基層三憂三盼

            一憂糧價持續低迷,盼種糧收益有提高;二憂承租關系不穩,盼土地流轉更規范;三憂經營風險擴大,盼扶持政策能完善。江西省南昌縣廣福鎮種糧大戶王榮華說,由于糧價下跌,2013年,他家200多畝田只有4萬多元的收益,比2012年少了6萬元左右。

          • 重慶種糧大戶補貼難拿到

            在梁平縣仁賢鎮仁賢村,流轉240畝土地種糧的大戶胡永剛原本很有信心:按照畝均1000斤稻谷產量、每斤1.3元市場價計算,種糧一年毛收入有30多萬元。但現實的經營賬單是:胡永剛每畝補貼實際到手僅80元,一年到頭忙下來,攏共賺不到2.5萬元,平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不如外出打工。

          • 聚焦三夏:售糧種糧大戶開始收割小麥

            6月7日,在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北岸,李奇的1300多畝小麥開始收割。李奇是新鄉市平原新區橋北鄉劉庵村一名農民,2007年當選全國種糧大戶,2008年當選河南種糧標兵,2011年當選全國售糧種糧大戶。

          • 春耕時節誰解糧農民之憂

            村民姜福良算了一筆賬:去年他家5畝4分地,每畝地收小麥1200斤,每斤1.17元;玉米1300斤,每斤1.02元,一年兩季糧食毛收入約1.47萬元。村黨支部書記、“糧豐恒興”糧食種植專業聯合社社長黃亮存介紹,村里對土地“入托”采取分步示范原則。

          • 種糧大戶李剛多次對比試驗后才選用“中東”肥

            “我用中東復合肥是有原因的,我專門做過對比試驗,最后才決定選用它的。”3月20日,舞鋼市八臺鎮種糧大戶李剛和記者談起為何選用“中東”復合肥時,說出了4年前選肥的故事。

          • 解碼產業集聚區 河南種糧大戶3份夏收報告啟示錄

            河南夏收結束之際,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從南至北走訪一線種糧大戶。”  胡海濤告訴記者,2012年,當地小麥遭遇赤霉病,示范方內單產仍達1000斤,普通地塊只有800斤,相差20%之多。

          • 種糧大戶發年終獎

            2013年1月6日,江西南昌安義縣,天寒地凍,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農民年終頒獎大會在安義縣鼎湖鎮一農家

          • 江西種糧大戶向農民發放308萬“年終獎”

            1月8日下午,江西南昌市安義縣種糧大戶凌繼河為90余位種糧農民頒發了308萬元現金作為“年終獎”,這已是凌繼河連續6年為農民發“年終獎”。據了解,凌繼河把自己承包的1.9萬多畝稻田分成數十個分區,采用全機械化作業,每個分區聘請農戶管理。

          • 山東種糧大戶打擂爭奪玉米高產

            截至3月底,技術大獎賽已有260多名種糧大戶報名參賽,涉及土地7萬多畝

          • 唐河:一位種糧大戶的“賺”與“盼”

            他是種糧大戶,承包著800多畝糧田;他是耕作大戶,托管著4600多畝土地。”  對品種特性的準確把握讓焦強種的小麥不僅高產穩產,而且銷路也相當好,鄉親們都笑稱他種著800畝“萬能田”。

          • 種糧補貼之亂:種的補20 不種的補160

            其中以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等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糧食豐收的重要推動力。盡管部分農戶依靠農業保險降低了種植風險,但仍有不少種糧大戶表示,由于農業保險保額低,化解風險作用較為有限。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