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河南衛視打造的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第二季第三期完成錄制。老楊作為特邀點評嘉賓,和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海霞一起,對話河南精準扶貧樣本之一:新蔡縣獅子口村,及其“第一書記”原玉榮。
脫貧還在路上,決戰尚需攻堅!9月9日,河南衛視打造的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第二季第三期,在河南廣播電視臺1500平方米演播廳完成錄制。
欄目組邀請河南籍新聞主播、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海霞作為特約記者和《脫貧大決戰》主持人阿丘一起,訪談了解新蔡縣李橋回族鎮獅子口村“第一書記”原玉榮改變該村面貌的工作思路與方法。新蔡縣委副書記、縣長申保衛作為特邀嘉賓到場接受訪談。
錄制現場通過觀看《脫貧大決戰》走進貧困縣——新蔡縣李橋回族鎮獅子口村的外景片、現場訪談等形式,多角度展示了脫貧一線崗位上的領路人、“第一書記”原玉榮的駐村生活。
◆現場:海霞熱情擁抱原玉榮 被扶貧“女漢子”折服
在演播室,海霞和獅子口村駐村“第一書記”原玉榮一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擁抱起來。回想起8月18日與原書記在獅子口村體驗了一天的扶貧生活,海霞被眼前這位敢干敢拼的“女漢子”深深折服。“她就是村里的‘大家長’,村民家里停水了找她,停電了找她,沒飯吃了找她”,海霞向脫貧觀察員阿丘介紹,村里的大事小情原書記都要管,尤其讓她記憶深刻的是,當村民反映時培海老人養鴨子,夏天臭氣熏天,嚴重影響村內衛生時,原書記又化身金牌“調解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惠之以利”地勸說時培海放棄養鴨。
駐村扶貧兩年來,原玉榮一心撲在工作中。在她帶動下,村里的路更寬了,水更清了,村里還新上了藤編加工、服裝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產業項目。在節目錄制現場,獅子口村富偉服裝廠負責人張書華、聞漢偉等作為特邀嘉賓參與了互動,他們表示會繼續加大投入,吸納更多村民就業,幫助村民脫貧解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海霞在演播現場有感而發的一句話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她說:“黨的政策再好,只有變成老百姓熱炕頭上的被子,鍋里的熱湯面,錢包里沉甸甸的收入,才算真正落到實處。”而在她眼中,原玉榮就是這樣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好干部,是聯結黨的政策和老百姓的橋梁紐帶,更是推動當地脫貧致富的“火車頭”。正是有了原書記這樣敢啃“硬骨頭”、“挑大梁”的人,獅子口村才一步一步撕下貧窮標簽,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扶貧路上連軸轉 海霞呼吁關注駐村書記健康
為了盡早幫助獅子口村脫貧摘帽,原玉榮每天像陀螺一樣工作,方便面、裝了貧困戶檔案卡的雙肩背包、隨時可出行的電動車,幾乎成了這位“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第一書記的標配。
而讓海霞和阿丘最為擔心的,是像原玉榮這樣脫貧一線的干部,其健康狀況如何得到保障?對此,新蔡縣委副書記、縣長申保衛在接受訪談時提到,縣委縣政府已經為駐村“第一書記”安排了每年一次的體檢,同時為了激勵好干部,通過政治上激勵、待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為真抓實干者鼓勁、為改革創新者撐腰,為敢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負責的干部負責,不讓流汗者流淚。
◆為脫貧鼓與呼 海霞阿丘爭當“第一書記”
腳下沾過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在獅子口村的田間地頭,坐在村民家中的木板凳上拉家常,見過養鴨老人時培海家里的一地鴨毛,嘗過新鮮出土裹滿泥巴的花生,吃過原玉榮書記煮的“連個雞蛋都不加”的方便面……“我把第一次‘真人秀’給了《脫貧大決戰》,作為一個河南人,我很榮幸,有機會作為一個記錄者,到家鄉的脫貧一線體驗第一書記和老百姓的真實生活,這讓我大開眼界”,9月9日晚,在河南電視臺演播室,談起跟隨原玉榮書記體驗扶貧的18個小時,海霞話匣子一開就收不回來,情不自禁之處還和阿丘甩起了河南話,迎來了現場陣陣掌聲。
“我是吃黃河水長大的,不能忘本。就像我每次出行,趕高鐵前都要吃一碗燴面,因為人的胃是有記憶的,就像鄉愁一樣。”海霞說,脫貧并非一朝一夕、一時一地,自己會持續關注家鄉脫貧后的變化。
當申保衛縣長談到,2014年前還排在全省經濟末位的新蔡,今年底將實現全縣脫貧,海霞和阿丘為此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表示非常想體驗一把“第一書記”的角色,為扶貧攻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通過節目的鼓與呼,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來。
◆媒體觀察團為新蔡脫貧問診把脈 找準“短板”精準扶貧
節目最后,以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扶貧創客計劃推廣大使楊建國為代表的媒體觀察團,為新蔡縣的長遠發展致富問診把脈,給予精準指導。“我們要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幫助新蔡縣、獅子口村等貧困地找到發展‘短板’,因人、因地、因村施策,精準招商,精準扶貧。”
楊建國老師作為河南廣播電視臺《脫貧大決戰》第二季的特邀點評嘉賓,在談到原玉榮書記所在新蔡縣如何開展產業扶貧時,他說:“新蔡在2017年底就要脫貧了,從十數萬貧困戶到馬上脫貧,咱們肩上的單子還很重。如何解決農產品品牌問題,是我們當前產業脫貧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說到這里,楊建國老師第一次提到喜買網。他說:“剛剛縣長提到了,咱們新蔡縣是農業大縣,新蔡縣的花生和小磨香油都是很好的產品,但是我們現在需要打造一個大品牌,要讓別人聽到這個品牌就能想到我們新蔡。并且通過提升產品的品質,打造高附加值的產品,這樣才能有效的建立起咱們新蔡的特色品牌農業。我們河南廣電下就有這么一個電商平臺叫喜買網,這就是專門幫助我們老百姓包裝、設計、打造優質農產品的平臺,有問題可以直接找喜買網。”
楊建國接著說道:“第二點呢,河南省雖然是農業大省,但是農業產業同質化現象太嚴重了。想要規避農產品同質化的問題,我們需要有一個團隊與我們一起合作研發產品,正好咱們也可以與喜買網一起合作,打造屬于咱們新蔡的特色產品。當我們把品牌多、品質好、品種豐富的特色農產品打造出來的時候,產品的附加值也就上去了,這樣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產品同質化的問題。”
楊建國建議,喜買網可以通過更多形式參與到扶貧攻堅中來,“河南廣電的喜買網也可以直接入股,幫助貧困縣包裝產品、打造品牌,提供完整的產業鏈服務,實現電商扶貧。同時,通過節目的呼吁,讓更多做公益的人參與扶貧、讓先富幫后富,讓更多人返鄉創業,不斷提升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
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第二季將于10月11日起,每周三晚21:15在河南衛視播出,同時將舉辦“河南十大年度扶貧人物”主題晚會,敬請期待。
楊建國
楊建國,《老楊會客廳》創始人、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環球網特邀評論員、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開封、許昌、信陽等多地產業、招商顧問。
一聲聲號子、一錘錘鼓點、揮橈劃槳、百舸爭流,這一幅在南方才能看到的賽龍舟場面,在太行山腳下激情上演,讓游客們飽了眼福。
2017年8月18日,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制作的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第二季,在河南省新蔡縣正式開拍。
一身紅色職業套裝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音員海霞顯得格外精神、干練,一口地道的河南家鄉話拉近了海外華僑華人的距離,博得了大家陣陣掌聲。
5月4日上午,河南省直屬機關青年聯合會第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河南省人民會堂召開,省直176名各族各界青年代表聚集一堂,共商省直機關青年工作大計。大會選舉省委省直工委副書記趙建玲為新一屆省直青聯主席,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11月1日,監察部在京召開特邀監察員座談會,聘請馬懷德等40人為特邀監察員。中央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姚增科宣讀監察部特邀監察員名單。
11月18日下午,“互聯網+”搭建雙創平臺城市論壇和互聯網+行業創新探索行業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據今晚央視畫面顯示,《新聞聯播》迎來一位新主播剛強,與海霞搭檔亮相。他出生于山西太原,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那么,究竟什么樣的人有資格成為“國臉”,《新聞聯播》臺前幕后有著怎樣有趣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