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3月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璇 周竟)這幾日,一張浙江寧波60歲醫生“打點滴坐診”的照片在網上流傳,感動很多網友,有人說看到的是辛酸,也有人說帶病仍堅持工作,滿滿的正能量。
照片中,一名醫生一手掛著點滴,另一只手在病歷卡上寫字,而病人伸出一只手幫他扶著病歷本,方便他書寫。
據了解,照片中的醫生叫杜予俊,是寧波余姚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醫生,今年已60歲,到了退休年齡。8日早上,是杜予俊的坐診時間,但是從上周開始他的老毛病膽管炎復發,曾一度發燒至39度,“經過上周治療,燒也退了下去,我感覺自己能堅持,就來坐診了,也是對病人負責。”杜予俊說。
當日上午10點多,眼看著病人少一點了,杜予俊就跑出去輸上液,然后拎著輸液袋回到診室繼續坐診,“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被拍照了,還發到了網上,其實這實在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面對突如其來的“走紅”,杜予俊說很意外,“其實,醫護圈里帶病堅持上班是種"常態",如果你請假了,你的病人就得等,何況我看診的都是糖尿病患者,不少老病人來復診都要空腹。所以對于一線醫護人員來說,能堅持就堅持,能不請假就不請假。”
“這一次被關注,心里也很溫暖。”杜予俊說,我們醫生很多時候都是把病人當成親人來看,真心換真心,“許多病人看到我后,會主動上來關心詢問。我覺得要對得起這些病人的關心,與病人們一起面對疾病。”
這幾日,一張浙江寧波60歲醫生“打點滴坐診”的照片在網上流傳,感動很多網友,有人說看到的是辛酸,也有人說帶病仍堅持工作……
都說醫生是白衣天使,但是天使也有生病的時候,近日,一張浙江寧波60歲醫生“打點滴坐診”的照片在網上流傳,網友們紛紛表示很感動。據悉,這名醫生叫杜予俊,是寧波余姚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醫生,今年已60歲,到了退休年齡。
今晚,河南省胸科醫院心外科醫生田振宇在微信朋友圈發文:一例多心臟瓣膜手術+心臟搭橋手術,做了七個多小時。不吃飯可以,不喝水受不了。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謝謝美麗的小護士。
12月20日晚,映象網記者見到濮陽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醫生,獲悉,產婦送來搶救時,體內血色素很低,處于嚴重失血狀態。在清豐縣婦幼保健院出具的《出院證明》中,出院診斷一欄顯示,張利雙在早產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建議轉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
記者走訪了鄭州的外科醫生,在他們看來,這種練習“就像士兵要練習跑步一樣”,外科醫生都在做。
因美容致使他人面部毀容后,尹某潛逃兩年,令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最終讓她落入法網的,竟是一名“愛美”的女子,而這名女子其實是唐河一名女警喬裝的。
11月24日江西豐城發電廠三期在建項目工地冷卻塔施工平臺坍塌,造成74人遇難。豐城市人民醫院腦外科主治醫師黃濤:他們一來的時候,我們醫院馬上就開通綠色通道。傷者:(架子)咔嚓一下就斷了,斷了。
紅網長沙11月16日訊11月15日晚,長沙市王家灣附近某小區一對夫妻因洗澡未及時通風,吸食過量一氧化碳暈倒。15日晚22:54,長沙市第四醫院急救站接到呼救:“醫生,我頭暈不舒服,你快來……”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11月14日,在市人民醫院200余名醫護人員的現場見證下,該院醫生韋德華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并遞交給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近日,南京男子范某騎車摔傷手,認為拍片子小題大做,與醫生發生口角。知道自己錯怪醫生,回頭想道歉并要握手,醫生拒絕了,范某一怒之下,用頭猛烈撞擊醫生鼻子,造成其鼻梁骨粉碎性骨折。
醫師說,沈先生將牙簽吞到了胃體部,也就是胃的中間位置。經驗豐富的徐醫生馬上就想到一個辦法,請在場的同事幫忙到附近便利店買避孕套,用避孕套套在胃鏡頭端,用異物鉗夾住牙簽的尖頭,將牙簽收進避孕套內。
毆打醫生致尿失禁,事后欲落戶上海遭市民極力反對,事件發生后,市人社部門今晚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近日,有市民對我局“居轉戶”落戶人員公示名單中一名疑似“醫鬧”人員有疑問,且反映監督電話打不通。
近日,有市民發現疑似有過醫鬧行為的一名女教師欲落戶上海,后多名市民先后向媒體和人社部門反映了該情況,人社部門表示,將對相關情況進行復核。據了解,事件起因是10月24日上海市人保局網站公示了《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名單,其中第507名申辦人員,正是七寶中學的繆某。
繼續第二場手術 數小時后老家有婚禮等著他 當得知參與手術的張凱第二天結婚,卻一直堅守在手術室,為搶救包女士盡心盡力時,包女士的家屬們感動不已,連忙道謝。
經過術前準備,張凱同產科多名醫生為患者進行了剖宮產手術,隨后患者娩出一健康女嬰。當得知參與手術的張凱第二天結婚,卻一直堅守在手術室,為搶救包女士盡心盡力時,包女士的家屬們感動不已,連忙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