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7日06:53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各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已經全部出齊,辦法除確定改革范圍和繳費基數外,還提出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向“中人”發放過渡性養老金,部分地區明確在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根據國務院去年發布《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后,各省份陸續出臺實施辦法,對繳費和待遇、改革的范圍、改革前后待遇銜接、基金管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職業年金等政策進行了明確。
根據安排,機關及參公管理單位、行政類、公益一類二類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單位按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 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20%、個人按本人工資收入的8%繳費。同時建立職業年金制度,個人、單位分別按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4%、8%繳費,全 部計入職業年金個人賬戶。
此外,各地實施意見對于改革范圍也作出界定。要求按照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規定確定參保人員范圍,編制外人員應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對于編制管理不規范的單位,要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清理規范,待明確工作人員身份后再納入相應的養老保險制度。
對于資金的籌集問題,各地的方案表述基本一致,均要求積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為建立職業年 金制度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云南等地更進一步明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所需財政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按行政隸屬關系和現行經費保障渠道解 決。
不過,由于各地實際情況的差別和省級以下地區具體貫徹意見擬訂進度的不同,啟動改革實施工作的時間也將有所差別。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革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相對于“新人”(辦法實施后參加工作的)和“老人”(本辦法實施前為編制內 工作人員且已經退休的),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且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中人”的待遇如何過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對此,各地實施辦法均明確提出,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不過,對于過渡性養老金的具體計發等問題,一些地區尚未給出具體過渡辦法,未來或將另行制定。
事實上,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過程中,相關政策也作出了過渡期的安排,對改革中的“中人”,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過渡性養老金。目前隨著“中人”逐漸退休、“新人”越來越多,過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漸居于主體地位,體現了平穩過渡的改革方針。
對此,專家表示,通俗來講,“中人”退休后待遇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并軌時職工的年齡越大,在其實際領到 的退休金中,基本養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小,過渡性養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大。“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畢竟有很多人在機關工作多年,如果一下退休金少很多,可能 會引發社會問題,同時也會給改革帶來更大阻力。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可以充當平滑劑的作用,填平改革前后養老金待遇鴻溝,實現平穩過渡。”上述專家說。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認為,過渡期結束后,“中人”養老待遇會因人而異,但是差距不會太大。因為到時候不僅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了一定 的繳費積累,而且養老金還隨著待遇調整機制會不斷上調,再加上累積的職業年金,幾項相加之后的養老金絕對額可能還會增加。
對于過渡期的時間究竟有多長的問題,多地在實施辦發中提出設立10年過渡期,并在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如北京市提出,過渡期 內,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于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準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新辦法計發待遇高于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分 年度按比例予以限制。
未來隨著改革推進,各類人群的養老待遇也將平穩過渡。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過去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待遇與 職務職級關聯較大,今后新人退休待遇更多地會與工資水平、基金運營等因素發生關聯,制度公平的實現將為以后進一步消除待遇差距提供可能性,并為最終實現養 老金待遇公平化奠定基礎。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穩步開展,北京、安徽等9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4300億元,其中180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
近日,國內首個衡量老年人綜合生活成本的指數——中資協-生命資產中國養老成本指數(以下簡稱ISLCI)正式出爐。
從制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考慮,目前優選方案仍是保持現有統賬結合制度不變,但基于做實個人賬戶現實困難,把現在職工繳納的8%個人賬戶改為名義賬戶就可以達到平穩過渡的效果,并保證制度的社會共濟性。
采訪團一行近15人將先后奔赴封丘、寧陵、商水、新蔡、光山、確山、淅川、魯山、汝陽、洛寧十個綜合文化示范村進行采訪。
今年1月1日起,鄭州市的城鄉居民2017年養老保險費開始征繳。記者昨日了解到,參保人員可在16檔繳費標準中自由選擇,按時足額繳費還可按比例享受政府財政補貼。
今年1月1日起,鄭州市的城鄉居民2017年養老保險費開始征繳。記者昨日了解到,參保人員可在16檔繳費標準中自由選擇,按時足額繳費還可按比例享受政府財政補貼。
近日,人社部印發通知,明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詳細回答了跨省流動就業人員去哪里領取養老保險、如何計算在多地的視同繳費年限、重復領取養老金者如何處理等問題。
9月27日下午,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省財政廳廳長朱煥然作《關于2016年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報告》。
在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的當下,“以房養老”——一個看上去很美的養老選擇,已經不是什么新名詞,卻總是面臨“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
在2月27日舉行的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屆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 目前我國的社保費率超過了40%,明顯高出發達國家,建議迅速降低五險一金費率,主要是養老保險, 在十年之內要下降一半,單位繳費從現在的20%降到10%。
在2月27日舉行的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屆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 目前我國的社保費率超過了40%,明顯高出發達國家,建議迅速降低五險一金費率,主要是養老保險, 在十年之內要下降一半,單位繳費從現在的20%降到10%。
在2月27日舉行的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屆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 目前我國的社保費率超過了40%,明顯高出發達國家,建議迅速降低五險一金費率,主要是養老保險, 在十年之內要下降一半,單位繳費從現在的20%降到10%。
提振年輕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積極性,落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層面,當從收益率、透明度、靈活性等方面下功夫。對于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且老齡化不斷加速的中國,要有制度完善的緊迫感。
胡曉義說,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第六條中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分別管理使用。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