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仰望烈士們的精神高地

          2016年04月04日11:34  來源: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5034

            仰望烈士們的精神高地

            ——四川省巴中市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見聞

            杜鵑啼血,翠柏吐綠,哀樂低沉。清明節(jié)前夕,社會各界群眾紛紛前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向長眠在這里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哀思。

             豐碑:鐵血丹心澤蒼生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主力1.6萬余人戰(zhàn)略轉移至四川省通江縣,開辟了以四川省巴中市為中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大區(qū)域——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在大巴山轉戰(zhàn)期間,許多將士不幸犧牲。1934年3月,為紀念犧牲的將士,紅軍官兵親自動手,在通江縣沙溪鎮(zhèn)王坪村修建了王坪紅軍烈士陵園(后更名為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7823名紅軍烈士集墓而葬。“這是全國唯一一座紅軍為自己戰(zhàn)友修建的陵園,也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劉惠介紹。

            2011年10月,巴中市開始對紅軍烈士陵園和紅四方面軍總醫(yī)院舊址群進行修繕,并將散葬在通江縣50處11428座17225名紅軍烈士遷葬于此。修繕后,陵園面積由350畝增加到1800畝,共安葬紅軍烈士25048名。目前,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自2012年5月修繕開園后,累計接待1000余萬人次。

            緬懷:祭先烈、感黨恩

            綠樹掩映、青苔斑駁的紅軍烈士紀念碑高高佇立,紀念碑前掛上了挽聯(lián),紅軍集墓靜臥在紀念碑后,17225座無名烈士紀念碑依山就勢呈扇形整齊排列在陵園的最高處,像一列列衛(wèi)兵。

            4月1日上午9時,“2016年清明節(jié)祭拜紅軍烈士活動”在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舉行。10名禮兵抬起書寫有“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等字樣的5個花籃,緩緩走向烈士紀念碑,將花籃擺放在烈士紀念碑基座前,少先隊員齊唱《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在《思念曲》低沉的旋律中,參與祭拜的2000余名干部群眾手持鮮花,神情莊重,沿千秋大道拾級而上,前往陵園核心墓區(qū),緩緩走向無名烈士紀念碑前,依次向先烈鞠躬、敬獻鮮花、系紅領巾、擦拭墓碑……長長的祭拜隊伍猶如一條長龍,將相距數(shù)百米的鐵血丹心廣場與核心墓區(qū)連在一起。

            每天清早就到烈士陵園清掃,已成為義務掃墓22年的王建剛老人的生活習慣。當天參加完祭拜活動后,他手捧鮮花,輕輕放在烈士墓碑前,三鞠躬,然后拿起工具,在墓區(qū)內撿拾起垃圾。“咱們現(xiàn)在過得多好,多幸福啊,這都是革命先烈們用命換來的,做人不能忘本呀!”

            在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網(wǎng)上祭英烈專欄,網(wǎng)友們紛紛獻花、祭奠、留言。“正是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盛世,我們要時刻緬懷他們,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巴中市紀委干部羅鳴鐘說,今年因工作關系,他不能前往烈士陵園祭拜,但他在網(wǎng)上祭拜,向革命先烈表達哀思和敬意。

             傳承:同心共筑中國夢

            通江縣沙溪中學教師王琳和孩子們靜靜地站立在無名烈士墓群前,肅立、默哀、獻花。墓群后,“川陜忠魂”主題雕塑直插云霄。

            “我每年都要帶班上的孩子們來祭拜先烈,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導他們要銘記歷史,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將來建設好我們美麗的國家。”王琳讓孩子們在“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軍精神”的橫幅上簽名,既傳承紅軍精神,又許下莊嚴的承諾:“以我熱血青春,創(chuàng)造祖國美好未來”“好好學習,做有為少年”“傳承紅軍精神,加快實現(xiàn)中國夢”……

            上午10時,在瞻仰完烈士陵園后,參加祭拜活動的1000余名黨員干部來到川陜蘇區(qū)群眾工作陳列館參觀。

            通江縣火炬鎮(zhèn)茍家壩村“第一書記”丁強認真觀看各類文獻資料,詳細了解當年紅軍開展群眾工作的方法和經(jīng)驗。“作為一名基層干部,離老百姓很近,處在服務群眾的最前線,因此必須好好學習、借鑒這些方法和經(jīng)驗,更好地服務群眾,同步實現(xiàn)全面小康。”丁強說。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興元)

          文章關鍵詞:烈士陵園;革命先烈;祭拜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淮海戰(zhàn)役陳官莊烈士陵園

            商丘淮海戰(zhàn)役陳官莊烈士陵園位于永城市東北25公里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為紀念淮海戰(zhàn)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qū)殲滅戰(zhàn)中犧牲的烈士而建。

          • 清明節(jié)河南3000多萬人次祭掃 儉約低碳成新風尚

            清明小長假昨日畫上句號,緬懷先人的祭祀潮也進入了尾聲。記者從鄭州烈士陵園了解到,今年清明祭掃時間早,周期長,高峰日相對集中。今年除了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祭掃的人數(shù)也有所增加。

          • 437具志愿軍遺骸運抵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28日,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運抵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當日12時50分許,40余輛軍用卡車駛進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車輛上懸掛著印有"烈士業(yè)績永載史冊"、"祖國和人民永遠銘記你們"等字樣的條幅。

          • 耿諄部分遺物捐贈許昌烈士陵園

            4月18日,耿諄之子耿碩宇向許昌市烈士陵園捐贈了父親的遺物,完成老人的遺愿。遵照父親的遺愿遺囑,耿碩宇將父親骨灰中的兩枚彈片,以及父親用過的文房用具、圖書、衣物、書法等9類共計19件遺物,捐贈給了許昌市烈士陵園。

          • 董存瑞烈士陵園被寫錯為“烈土”

            ”近日,有讀者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在隆化縣境內的一塊指示牌上,將“董存瑞烈士陵園”寫成了“董存瑞烈土陵園”,而且這個指示牌已存在好多年了。

          • 新聞
          • 財經(jīng)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 亚洲精品成a人片在线观看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 亚洲色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