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中國未來10年建60臺核電機組 算不算冒進?

          2017年01月04日06: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5034

          資料圖:中國西部首座核電站1號機組并網發電。 中新社記者 鐘欣 攝

          資料圖:中國西部首座核電站1號機組并網發電。 中新社記者 鐘欣 攝

            直面核電發展

            編者按有媒體日前報道,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負責人接受采訪稱,未來10年中國將建60臺核電機組。這引發了又一波“疑核”“恐核”“反核”的輿論風潮:傳聞日久的“核電批量化建設”終于落地,建這么多核電機組,安全嗎?經濟新常態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乏力,這會否造成新的產能過剩?等等。凡此種種,都是公眾熱切關注的議題。本報從今天起刊登直面中國核電發展的系列報道,為讀者釋疑解惑。

            “中國未來10年將至少建設60臺核電機組”,無疑是核電領域近來最大的新聞,引起網民熱議。公眾關注的核電批量化建設終于塵埃落定,究竟意味著什么?

            10年60臺,算不算冒進?

            “10年建60臺核電機組”,在傳播層面十分吸引眼球,事實上卻不是什么新鮮事——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早就提出:到2020年,在運核電規模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規模達3000萬千瓦。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林誠格解釋,要完成國家規劃,按目前在運28臺、裝機容量2614.8萬千瓦,在建26臺、裝機容量2912萬千瓦計算,到“十三五”末,可以達到5800萬千瓦,但少了3000萬千瓦在建規模;所以“十三五”內需再建28—30臺機組。按同樣速度,到2025年,還有30臺左右需建。

            10年60臺,算不算冒進?看一看我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目標這一大背景就清楚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單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更分別達到20%左右和60%—65%,且2030年前后碳排放達到峰值,并力爭盡早達峰。“要兌現我們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各門類綠色低碳能源就必須按類分解這一發展目標”。核電到2020年在運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是一個最起碼的量”。

            福島事故改變不了核能安全、清潔的結論

            日本福島核事故對社會公眾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接受的”。

            在強調這一基本點的同時,輻射防護專家、中核集團潘自強院士,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何建坤教授,中廣核蘇州熱工院周如明研究員等,對福島事故作全方位深度解析之后指出,福島事故改變不了“核能是安全、環境友好能源”的結論。

            潘自強的研究表明,在環境影響方面,不同能源鏈的溫室氣體排放系數比較,褐煤、煤、石油、太陽能、水力、生物質、風能、核能中,核能依次排在最低;對人員健康的影響方面,核能的輻射照射也遠遠低于煤。

            事實上,福島事故之后,世界各國發展核電的基本格局并未改變,用林誠格的話講,“該發展的還發展,該棄用的還棄用”。德國、意大利重申棄核,跟福島事故本身無關;而福島之前,中國核電批量化建設,在規劃、監管、技術、裝備制造等方面已經“萬事俱備”,福島事故一下子中斷了這一進程,中國核電可以說是福島事故“最實質性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在建核電機組總共65臺,其中中國26臺、俄羅斯9臺、印度6臺、美國5臺、韓國4臺。而在福島之后積極發展核電的國家還有英國、南非、波蘭、土耳其、芬蘭、羅馬尼亞、捷克、阿聯酋、越南、阿根廷和巴基斯坦等,建設的核電站均為第三代先進機組。

            公眾面對核能,為何心理格外脆弱?

            核事故概率、損失遠遠小于車禍、礦難等其他事故,為何公眾心理面對核能時格外脆弱?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多年前中國工程院在天津舉辦的第139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我國核能的科學發展”上,包括15位院士在內的業界專家的歸納令人印象深刻。

            ——核能“原罪”。人類首次利用核能,很不幸地是在戰爭場合。二戰結束前廣島、長崎上空的那兩朵蘑菇云所帶來世界末日般的巨大傷亡,是所有“核恐懼”的根源。這使核能理所當然地背負了“原罪”,“你可以令人信服地縱談和平利用核能、人類控制核能的美好前景,但卻很難抹平那樣慘痛的原始印記”。

            ——核事故的滯后和擴散效應。盡管核事故死亡人數遠少于礦難、車禍,但像切爾諾貝利那樣的核事故直接導致了一座中型城市“空城”的災難,其后果至今尚未處置干凈,“這對人們心理的連鎖沖擊是難以用具體數字形容的”。

            ——核能的神秘感。核電站區別于常規電站的最大不同,是在“常規島”前端被稱為“核島”的反應堆,常規島跟普通電廠一樣,所有人一看便知;而核島因核能的特殊性,反應堆被全部置于嚴密的安全殼內,外人不得其詳。這就使核電蒙上一層神秘面紗,而“神秘的東西容易引發恐懼是人之常情”。

            可被知的核安全,是公眾的“定心丸”

            國內某核電站立項之初,在選址環節,有反核人士向前來溝通的院士質詢:“你就一句話告訴我,核電站到底安全不安全?”作為負責任的業內專家,當然不能“一句話”回答,而是嚴謹地用一堆“多少個ppm”的事故概率來表述其安全指標,結果當然是“你這么大專家都不敢說是安全的,那就一定是不安全的”——很明顯地,在這里,此“安全”非彼“安全”。

            林誠格和他的同事郝東秦這樣看待此事:絕對的、100%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坐公交車安全嗎?”要求絕對意義上的安全,等于“幻想一種完全無風險的能源”,“主張一種毫無代價的收益”,這是不現實的。所以,一方面要回歸理性,回歸常識:所謂安全,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足夠大的利益+可以承受的、可控的風險”,而業界要做的就是“盡可能降低風險”;另一方面,講究技巧、通俗易懂、無縫對接的溝通也十分必要,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

            面對公眾的心理關口,林誠格和郝東秦也時時反省:業界雖然有編得很漂亮的核能科普小冊子,有定時不定時的核電站“公眾開放日”活動等,但“覆蓋面還是不廣”,宣講、溝通“還是不深、不透”。最關鍵的是,要把業界習以為常的“蠻不講理”的監管,“不惜代價”的安全設計,無孔不入的核安全文化,“無條件順從”的安全程序,“嚴格到苛刻、細化到極致”的安全質量管控等等一切,讓公眾知曉。僅僅自身做到安全、哪怕是工業領域最高級別的安全是不夠的;一個可被知的核安全,才是公眾的“定心丸”。

            “民間反核”違背事實、夸大數據

            包括此次在內,國內核電領域一有新動向,總會引來一些不同聲音,影響公眾、甚至決策。以往,這些都被概括為“民間反核”。

            "民間反核’,與大數據分析結果和事實不符”。郝東秦列舉國內有核的7個省份,發電量占比分別為:浙江16.7%,廣東15.6%,福建15.4%,遼寧8.9%,江蘇3.7%,山東和廣西新投運。事實是,核電站所在地居民、地方政府沒有“恐核”“反核”的;而且,隨著時間推移,當地民眾對核電的態度,呈越來越放心、親和的趨勢。以國內最早的核電站、已運營25年的秦山為例,所在地海鹽已成為有名的“核諧福地”。受此正面效應引導,那些尚未建設的廠址地,普遍都表現出“就盼著你們來”的積極姿態,以最有希望首批獲建內陸核電站的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寧、江西彭澤最為典型。

            郝東秦和林誠格分析,“反核”傾向不限于中國,世界范圍內,“恐核”“反核”跟“挺核”的對立由來已久,歷史上僅有的幾次核事故無疑推高了“反核”的聲音;只不過,“反核”在輿論層面所獲的共鳴似乎從未像福島之后這樣明顯。但在中外,其實際效果卻大相徑庭。

            林誠格介紹,在美國,“反核”的聲音也在福島之后一度高漲,但由于相關法規體系健全,以美國核管會(NRC)為核心的監管制度有力,政府既定核能政策并沒有實質性改變。而在國內,相關法規體系同樣健全,監管標準和監管制度亦屬最早跟國際接軌,核電規劃經無數業內外專家學者反復評估論證后正式發布,卻因為輿情而實際“停擺”。他由此提出國家核電政策如何保持相對穩定性的問題——“是舉全國之力、上千名業內外專家經十幾年反復科學論證的結論可信,還是少數人用違背事實、夸大數據來綁架輿論的說法靠譜?”

            科技日報北京1月3日電

          文章關鍵詞:核電站;核能;核電機組;輻射照射;福島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核董事長:中國核電站非常安全 飛機撞也不泄漏

            ”  資料圖 重達899噸的山東省海陽核電站2號核島穹頂成功吊裝就位,標志著2號核島主廠房結構基本完工。王壽君在當日的記者見面會上稱,日本福島核電站與中國現在在建和運營的核電站有極大的差異。

          • 日本男子在福島核電站工作并發三癌癥 要求賠償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札幌市一名58歲的男子,以曾在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應對作業中遭受輻射并發三種癌癥為由,28日在札幌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國家認定為工傷。

          • 日媒:日本福島核電站周圍80公里輻射量減少71%

            據報道,日本原子能監管委員會表示,由核電站向西北方向蔓延的年增加輻射量相當于100毫希沃特的“每小時19微希沃特以上”的地區在事故之后大幅減少。據悉,該自動行走機器人未能把握堆芯熔融產生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的實際情況,此次調查宣告失敗。

          • 法國一核電站發生爆炸 5人輕傷無核泄漏

            當地時間2月9日,法國電力集團設在該國西北部的弗拉芒維爾核電站發生爆炸,爆炸由機房火災引發,目前火勢已經得到控制。

          • 河南四地要建核電站!瞅瞅看,在你家鄉不?

            2月3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于近日印發。待國家啟動內陸核電項目規劃建設后,積極推進南陽、信陽、洛陽、平頂山等核電項目前期工作。

          • 越南推遲核電站建設計劃 日媒:沉重打擊安倍政府

            據日媒報道,關于越南計劃在日本和俄羅斯的幫助下首次建設核電站,越南從政府財政狀況出發,認為“現階段實施巨額投資非常困難”,于10月指示政府考慮延期。

          • 媒體稱陜西漢中將建核電站 當地發改委:謠言

            連日來,在漢中很多市民中流傳有“漢中將建核電站”的消息,引發很多市民關注。商洛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昨日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省上關于建核電站的任何消息,商洛市“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也沒有提到建核電站。

          •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確認各地核電站未出現異常

            日本九州、中國和四國地區的核電站除川內以外,還有九州電力玄海核電站(位于佐賀縣玄海町)、四國電力伊方核電站(位于愛媛縣伊方町)和中國電力島根核電站(位于島根縣松江市)。這三個核電站均處于停運狀態,在此次一系列地震中未發現異常。

          • 比利時核電站兩員工被曝曾赴敘加入IS

            多名恐怖分子22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動連環恐怖襲擊。

          • “紅色警戒”比利時升級核電安保

            英國《每日郵報》26日報道,杜爾核電站兩名工作人員曾前往敘利亞,加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這讓比利時安全部門擔心“伊斯蘭國”可能計劃襲擊核電站。比利時媒體《晚報》26日援引匿名消息源稱,費薩爾就是警方抓獲的布魯塞爾恐怖襲擊嫌疑人之一、即在機場監控錄像中的“白衣男”,他名叫費薩爾謝富。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网站自偷自拍另类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99 | 在线精品中文字幕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