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風三月三,風箏飛滿天。清明前后,春暖花開,氣流上升,宜出游,宜登高,宜戀愛,宜交友。最適合度假的地方在哪里呢?除了愛人的懷里就是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了。
春風三月三,風箏飛滿天。清明前后,春暖花開,氣流上升,宜出游,宜登高,宜戀愛,宜交友。
《清明放風箏》
清明時節雨紛紛,天上風箏翩翩飛。
借問風箏何處來,黃河風景名勝區。
《帝京歲時記勝》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擎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于墳前施放較勝?!北彼螐垞穸说摹肚迕魃虾訄D》中就有放風箏的場面。風箏起源于中國是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春秋戰國時墨子曾“費時三年,以木制木鳶,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
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在清明節前后放風箏是為了懷念去世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時,將對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風箏上,傳送給已故的親友。所以,從元宵節后放風箏活動一直持續到清明節,所以古時也把清明節稱為“風箏節”。在古人心目中,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還可以通過放風箏帶走自己的疾病、穢氣、煩惱。
黃河風景名勝區風箏節從4月2日至4月5日,持續4天,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在清明假期值得你去的六大理由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清明節去黃河風景區風箏節的六大理由:
第一:三月三是拜祖日,最近都被刷屏了,全世界炎黃子孫來到新鄭黃帝故里舉行拜祖大典祭拜軒轅黃帝,緬懷始祖功德,突出了中華民族尋根拜祖的主題。三月三之后緊接著是清明節,三月三先祭拜祖先,清明節再緬懷親友,突出了炎黃子孫不忘根不忘本,血脈相連,薪火相傳,重情重義的民族特征。不然你以為三月三和清明節挨那么近是干嘛的。因此放風箏是一種傳統,是文化傳承,不能被丟棄。
第二:放飛風箏,讓它寄去我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即使親人已經不在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風箏飛向天空向在天堂的親人問好。因此,風箏寄相思。
第三:緬懷過去的同時,更要珍惜現在,珍惜我們現在的親人和朋友,特別是要珍惜我們的家人。很多人因為忙碌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而忽略了家人,忘記了初心。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呵護,年邁的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清明節帶上孩子和父母,在黃河風景名勝區風箏節上一起親手做風箏,一起放飛,享受家庭的溫馨,享受陪伴的幸福。
第四:《紅樓夢》中,李紈勸林黛玉放風箏時說:“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焙髞懋斪嚣N要去揀別人的風箏時,林黛玉就笑著勸阻說:“知道是誰放晦氣的,快丟出去罷。把咱們的拿出來, 咱們也放晦氣。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所有不好的東西都讓風箏帶走了。
第五:愛情就像是一只飛翔的風箏,而感情則是那一根線。只有牢牢把握住感情這根線,做到收放自如恰如其分,愛情這只風箏才能平穩安全自由舒坦。清明節和心愛的人一起制作風箏,在風箏上打印兩個人的照片,放飛在天空中,兩個人一起握住風箏的線,象征著比翼雙飛。愿天下有情人,共執一根風箏線,同賞滿天夕陽紅。白首偕老,共度余生。
第六:風箏節當天有飛花令游戲,既能放風箏又能學詩詞,孩子能漲知識,家長能陶冶情操,飛花令出,箏箏日上,在景區各個賞花的地方進行詩詞接龍,一個為一組,每人答對一句,即可獲得一個風箏作為獎勵。還有很多有趣的環節哦,不是所有的風箏節都這么有內涵。
以上就是你今年清明假期去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飛花風箏節的六大理由 。
這么好的活動如何報名呢?你可以微信搜索關注“鄭州市黃河風景名勝區”公眾號,并回復每項活動關鍵數字,然后根據提示順利報名。
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從鄭州市區直達景區的江山路已經全線貫通,所以,從鄭州出發自駕去景區的小伙伴們,順著寬闊、靚麗的江山路直行即可直達景區。當然,如果想節能環保,也可以乘坐游16路或18路公交車直達景區,或者乘坐鄭焦城鐵在黃河景區站下車,然后乘坐景區交通車到達景區。
黃河風景名勝區賦予了風箏節六大內涵,在母親河的身旁,在草長鶯飛的清明。和你最重要的人制作并放飛風箏順便還能欣賞大河遠去群山如聚的美景將是多么難忘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我給了值得去的六個理由,你有什么理由不去?
當當當當附上詳細地圖一份,清明節我們沉浸在愛的套路當中,但是我們拒絕迷路。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