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針對老年人的惡性腫瘤疾病保險在京東金融低調開賣。據了解,產品名稱為德華安顧孝親寶老年惡性腫瘤疾病保險 (以下簡稱孝親寶),該產品由德華安顧人壽提供,針對45~75周歲人群,最大特色在于打破了傳統的重疾險只保至60周歲的限制,將年齡上限提高到了75周歲。事實上,德華安顧人壽并不是第一家推出“老人險”的險企,此前泰康人壽、太平人壽也曾推出過相關的健康險產品,并且也將投保年齡放寬到了75歲。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這類重疾險產品將傳統的重疾險投保年齡由原來的最高60歲放寬到了75歲,打破了老年人無法購買健康險的限制,填補了老人購買健康險的空白;但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上升,人的發病風險將更高,這也將考驗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
多險企推老人險產品
近日,京東金融上線了一款名為孝親寶的產品,打出的口號是“送父母10年健康保障”。據了解,孝親寶由德華安顧人壽提供,其保險責任就是針對保險合同列明的惡性腫瘤進行賠償,這其實是一款比較普通的保險重疾險產品,其最大特色在于只針對45至75歲的人群,屬于所謂的“老人險”產品。
事實上,這并不是第一家開發老人險產品的保險公司。2014年12月,泰康人壽也曾宣布推出一款針對老年人的重疾險產品——老年人惡性腫瘤保險,也將普通重疾險60歲的投保年齡限制提高到了75歲。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太平人壽此前在淘寶的官方旗艦店也推出過類似的產品,即孝心寶中老年癌癥保障計劃(以下簡稱孝心寶),主要針對60~75歲的老年人,該產品截至2月4日上午12點已經通過淘寶平臺銷售了771份保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險企推出的“老人險”主要是針對癌癥的,產品潛在需求很大。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就已經超過了2億。而癌癥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50歲至85歲發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是年輕時的幾倍甚至數十倍。
然而,此前市場上適合老年人投保的重疾險可謂是鳳毛麟角。對此,保險業內人士坦言,作為商業機構的保險公司,為防范風險通常把重大疾病險種的首次投保年齡限制在50歲或60歲以前,或者附加嚴格的體檢條件。如今,多家公司相繼發力“老年險”市場,填補了上述市場空白。
業內:重疾險不一定會賺錢
投保年齡提升后,如何管控風險?尤其是記者了解到,無論是此次通過京東金融銷售的德華安顧孝親寶,還是泰康人壽的老年人惡性腫瘤保險,又或是太平人壽在淘寶平臺銷售的孝心寶,都提出只要投保年齡符合均提供免體檢投保。
業內人士張先生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之前市場上沒有這類針對老年人的重疾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風險高,雖然現在癌癥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但是癌癥的高發期還是在45歲至75歲之間,風險高導致保費高;二是年紀大的人對保險的認同度不高,老年人的購買意愿不強烈,“老人險”一般情況下都是子女給父母買的;三是保險公司數據不足,對重疾險的報價依賴于再保險公司的報價,由于保險公司對于重疾險通常都會安排再保險,如果再保險公司報價太高的話,保險公司也要考慮市場對這種報價水平的接受程度。
德華安顧人壽相關負責人在與記者交流時坦言,這類產品(老人險)在國外已經很成熟了,而國內對于這類產品的擔憂主要是兩點,一個是逆選擇風險,另一個是老年人的高賠付。但其實逆選擇風險可以通過健康問卷和設置等待期來控制,疾病高發生率風險則主要通過定價來控制。根據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公司和中國再保險公司方面的數據,(老人險)風險整體是可控的。
泰康人壽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則表示,之前各家保險公司沒有去推廣這類產品,主要是因為經驗和數據積累不夠。這類針對老年人的健康險產品國外還是有的,現在所用的數據也是借鑒了國外再保險公司的數據。現在保險公司推出這類針對老年人的重疾險,也算是填補了市場上的一些空白。不過,雖然現在重疾險可能是賺錢的,但是未來疾病發生率也可能上升,將來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還不一定會賺錢。由于此前積累的經驗和數據不足,推出針對老年人的惡性腫瘤保險產品,對保險公司而言是有挑戰的,保險公司目前基本上還是屬于 “摸著石頭過河”。
圖2: 2009年-2015年我國醫療衛生費用及占GDP比重情況圖2: 2009年-2015年我國醫療衛生費用及占GDP比重情況
忙碌而緊張的現代人隨時都可能面臨疾病的挑戰,而重疾對一個家庭的傷害是巨大的,提前做好對抗重大疾病的財務保險保障越來越有其必要。
重大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癥”,但重大疾病的治療卻是一場“持久戰”,只有及時、有效的治療才能贏得最后勝利,提前做好重大疾病的財務準備越來越必要。
對于重大疾病這樣的潛在風險,購買重疾險來轉嫁風險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但什么是重疾險?又如何能夠快速的獲得理賠呢?今天10:40到11:40的《財富黃金檔-非常保險》邀請到保險行業資深人士王李好先生走進直播間,幫助大家詳細的了解重疾險是怎樣幫我們守住幸福的?歡迎收聽!
隨著廣州大病醫保的出臺,廣州居民在健康保障資金的缺口明顯縮小,以年住院費用40萬為例,個人需要承擔的缺口不到10萬元,僅為9 .72萬元,而即便年住院費去到50萬元,個人需要承擔的部分,也只有19 .72萬元。
提起重大疾病險,很多人會有些“談疾色變”。一份合適的重大疾病險,不僅可以提前規劃一份充分的健康保障,更可以在一旦發生重大疾病時,緩解患者和家庭的經濟壓力。今天10點半到12點的《財富黃金檔——非常保險》,主持人何君&江容帆將與您一起關注相關內容。
如果說意外險、壽險是人身保險金字塔的堅實基礎,那么重大疾病保險就是這個金字塔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中間力量。例如,主險壽險保額20萬元,附加提前給付重疾險保額為主險身故保額的50%,則重疾時先賠10萬元,身故后扣減已經賠付的再賠10萬元。
近期保險公司向監管申請備案的重大疾病保險新產品方案“少有收到回執”,本報記者從多家保險機構處獲悉,“雖然是備案制并非審批制,沒有收到保監會的回執也可以開售,但總覺得有些忐忑。另一方面,這兩年赴香港購買大額壽險、健康險的投保人越來越多,因為香港與內地病種定義互通,但與內地的重疾險相比保費少、病種多、觀察期短。
他說自己的生活水平比較高,身體也很健康,發生重大疾病的概率幾乎沒有,而且自己的運氣也不會那么差。在目前的形勢下,商業性的重疾險,是對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的有效補充,購買重疾險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
金投保險網2月8日訊——孩子平安健康快樂成長是每位家長的心愿,隨著家長對孩子的關注越來越多,少兒保險已經悄然走熱,但如何購買到真正適合孩子的保險產品,很多家長還比較困惑。
2月,國務院醫改辦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要求尚未開展大病醫保試點的省份,要在 2014年6月底前啟動試點工作。者不妨根據年收入水平,以及個人收入對家庭總收入的貢獻度來確定投保金額,投保范圍并非越廣越好,適合最好。
保監會日前公布2013年交強險數據顯示,其年度承保虧損43億元,而自2006年交強險開辦以來截至去年底,累計承保虧損443億元,經營虧損254億元,平均利潤率為-4.6%。” 事實上,也正是由于“沒有出險就不返還本金”的特點,消費型保險才具有保費低并且保障高的優勢。
廉詠梅,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河南省金融行業服務明星,保險行業協會服務明星, 金融行業PTT榮譽講師,擁有十五年的金融行業服務經驗,熟悉國內外防御性金融產品。
懷孕生子,女性懷孕期間的安全尤為重要。為了避免這些風險,孕婦在懷孕期間要注重各方面的安全,增強體質,保證健康,此外還可以購買孕婦保險,降低懷孕期的風險。女性重大疾病保險是一款適合所有孕婦的保險,在購買時還可以搭配附加女性生育健康保險。
如果某人今天買了一份保險,萬一明天或者后天就發生了風險,那么保險公司賠給他的錢是他今天所花的錢的多少倍,這是衡量一張保單保障意義的有力數據。無奈,他又找到各大商業保險公司,想重新給自己買一份保險,得到的回答都是:已經超過投保年齡,無法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