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業的迅速發展,保險消費風險也越來越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為進一步提高保險消費者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能力,9月13日,保監會在印發的《關于加強保險消費風險提示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指出,將建立統一保險消費風險提示平臺,對發現的保險消費風險苗頭及時發布提示信息,筑牢防控消費風險的防線,防患未然,減少消費糾紛和投訴。
《意見》明確了保險消費風險提示工作的原則、機制目標、重點內容。保險消費風險提示工作將按照“以人為本、依法合規,統籌規劃、協同推進,及時準確、客觀審慎”的工作原則推進。逐步在全行業建立起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消費風險提示工作機制,形成多方參與、上下聯動、協同運作、及時有效的消費風險提示工作格局,建立統一保險消費風險提示平臺。
據《意見》要求,保監局、保險行業協會、保險中介行業組織、保險機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以下統稱“有關單位”)要在本單位官方網站以專題欄目等形式各自設立消費風險提示平臺;有關單位要定期收集保險行業組織及市場主體消費風險提示信息內容,及時更新本單位平臺信息,并向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報送平臺鏈接以便信息內容收集匯總;有關單位要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通過平臺及時發布保險消費風險提示信息。
據保監會網站消息,保監會近日印發關于在保監會公務活動中禁止飲酒有關事宜的通知。
記者7日從保監會獲悉,9月7日,中國保監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廣西南寧召開了第3屆中國-東盟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
據保監會6日消息,中國保監會日前召開外資保險公司座談會,邀請10家外資保險公司負責人圍繞“保險業回歸本源 服務實體經濟”進行了座談。
9月5日,保監會召開外資保險公司座談會,邀請10家外資保險公司負責人圍繞“保險業回歸本源 服務實體經濟”進行了座談。
近日保監會向各財產保險公司下發內部通知,要求于2017年9月15日前報送信用保險虛假貿易典型案例及相關數據,以摸底近期出現的新型欺詐現象。
監管處罰力度不斷加碼。近日,保監會下發行政處罰書,公布了華安財險及其6位高管編制提供虛假資料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74萬元。
來自保監會的消息,2017年1-7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5267.56億元,同比增長21.30%。
據保監會網站29日消息,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狀況總體穩定。二季度末,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3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20%,顯著高于100%和50%的償付能力達標線。
“防風險、嚴監管”是今年保險監管工作的主基調。目前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一些重點領域、激進險企的風險正在逐步顯現。如何化解風險?如何處置問題較大的險企?
8月16日,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一方面增加了信披項目,把重大投資以及投資損失納入信披范圍;另一方面也將再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互制保險組織等納入信披的范圍之內。
8月16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強調,決不能使保險資金成為大股東投資控股的工具,要加快建立健全資產負債管理機制,強化保險機構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記者16日從保監會獲悉,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戰略發展專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保險資產管理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
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戰略發展專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保險資產管理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中國保監會有關部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主要負責同志參會。
記者梳理了保監會及各地開出的罰單,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7年保監會以及41個保監局已經累計開出逾500張罰單,罰款金額近7000萬,而去年全年罰金也不過9600萬元。其中保險資金違規運用的處罰可謂重拳。
近日,保監會披露上半年保險業經營數據,在調整業務結構的過程中,回歸保障正在推進,服務實體經濟,助力脫貧、保障民生,充當著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