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老板“跑路”和企業“倒閉”事件仍然局部爆發。
10月27日,永嘉施曉潔涉嫌非法集資7億被捕,牽涉數十家企業;11月11日,溫州甌海區老年公寓“芙蓉山莊”大股東劉加順跑路,初步統計拖欠債務1.07億元;11月12日,浙江麥浪實業有限公司老板周子龍攜款3億出逃……
溫州金融改革正如火如荼進行,溫州市政府部門正大力拯救溫州中小企業,遏制“倒閉潮”延續。
溫州立人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立人集團),代表了溫州本土最典型成長模式之一,依靠成千人數輪借貸、還息,歷經13年,由一所民辦高中演變成為一家號稱資產百億公司。10月31日,立人集團宣布,民間借貸22億,因資金鏈斷裂,停止支付借貸本金和利息。這是溫州目前所涉數額最大的民間融資案。
11月14日,立人集團董事局董事雷小草表示,立人集團已經正式提出債轉股(意邦置業和誠意煤礦股份)、房產認購、債務分期還款三種重組方案,由債權人自行選擇。
泰順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洪周榮稱,政府部門按照“企業主責、政府主導”的模式,予以其重組。
福禍高利貸
山清水秀,煙霧繚繞。這里是溫州最南端的小縣城,四面環山,至今未通高速公路。泰順當地流傳著一個笑話,“立人出事前,沒放貸給立人是傻瓜;立人出事后,放貸給立人是傻瓜。”
“立人從成立至今,未曾向銀行借過款。”立人集團董事局董事雷小草介紹,民辦教育行業,沒能耐從銀行里貸款。
1998年,立人集團創始人董順生創立泰順縣育才高級中學,之后很快向社會融資。2005年之前,立人一直從事教育行業。其后開始投向地產、礦產領域。
盡管雷小草稱,“辦教育虧損”。但多位當地人士稱,育才高中、初中很紅火,育才高中部分老師,年薪達到10萬。
如今,立人集團產業橫跨教育、地產、礦產三大領域,旗下擁有學校、公司等36家,項目遍布江浙等10多個省市和地區。“經內部初步核查,公司民間借貸總額22億,債主主要為當地居民,一共約有1000人。”雷小草說,“董事長董順生沒有逃,更沒有像傳言的那樣自殺。”
立人集團從成立之初至今一直從民間融資,月利息在2分至5分不等。
“13年來,公司一共支付的利息約有20億。”雷小草稱。但是,公司快速擴張后,無法預料外界急劇變化的經濟形勢。其一、立人集團旗下地產項目,預計今年銷售達50萬平方米,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樓盤賣不動;其二、集團在鄂爾多斯投資的煤礦產業,本來預計今年產量為500萬噸~600萬噸,可是今年至今100萬噸,無法取得回報;其三,受溫州金融危機影響,民間資本一時枯竭,無法借款周轉。
三套重組方案
立人集團已經正式提出三種重組方案,由債權人自行選擇。
方案一,債轉股。轉出上海意邦置業有限公司20%股份或內蒙鄂爾多斯誠意煤礦股份。
上海意邦置業有限公司當前擁有44萬平方米的店鋪和40萬平方米的倉儲,性質為商業用地,以每平方米1.5萬元的市場均價,資產價值為126億元人民幣,溫州立人教育集團占20%股權,計有資產25.2億元。
誠意煤礦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伊克昭盟準格爾旗忽吉圖,煤礦露天開采面積為1030畝,其中有煤區740畝,現已開采了276畝,已銷售40多萬噸,其余400多畝的礦區正在辦理征地手續過程中。雷小草解釋稱:“這只是礦產板塊一個小項目,整體轉讓價格1.2億元。”
方案二,認購江蘇盱眙佰泰置業有限公司待建房。地址為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山水大道8號,建筑樣式包括排屋、別墅、多層住宅等,總建筑面積71萬平方,定于2014年7月開發完畢,預計可銷售金額約23億元。
方案三,債務分期還款。每年付款20%,第五年按照銀行基準利率支付5年所有利息。
11月11日,多位債權人反映,他們曾到過盱眙地產項目,“那里至今都是空地”,而礦產項目他們極不熟悉;分期五年還款,他們不愿意接受,“立人集團應該公布真實的資產狀況,除非政府出面擔保,我們才簽署協議”。
上述方案簽署協議的截止日期為11月15日,11月14日下午,雷小草證實,“目前已經超過一半的債權人簽署協議。”
“立人集團在泰順有師生約5000人,事關社會安定。” 泰順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洪周榮向本報記者介紹,政府部門按照“企業主責、政府主導”的模式,予以其重組,立人集團承擔主體責任,依法妥善自行處置;政府部門會督促立人集團盡快進行資產評估、核算融資數額等工作,以維持社會穩定。
立人集團一位高管初步估計,立人集團三大板塊資產狀況:教育行業,資產約6億~7億;地產行業,資產約50億;礦產行業,總資產約37億。
二次倒閉潮?
浙江和溫州兩級政府,已經迅速啟動“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出具系列配套項目舉措,防止溫州民間借貸危機蔓延;另外一方面,采取“政銀企協調模式”,扶助“跑路”歸來的中小企業重組。
“最近,溫州中小企業倒閉的消息,仍然不絕于耳。”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張永謙律師表示,多家前來咨詢以及律師事務所的顧問單位反映,“溫州實業面對人工等成本上漲,其微利環境依舊沒有改變”,而信貸依舊從緊,銀行只是不再抽資,而民間很難再借到錢。
“最大的影響,在于民間借貸信用受到巨大沖擊。” 溫州本土經濟學家馬津龍表示,溫州民間借貸倚賴的親友間的信任受到致命打擊。
馬津龍分析,溫州的民間借貸素來依賴熟人社會間的信任為基礎。但是現在,巨大的恐慌過后,昔日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基礎——熟人間溫情脈脈的信任,正被徹底撕去,“現在不是民間借貸利率問題,而是利率再高,也很難借到錢”。
“年關結賬,這是溫州的慣例。根據資金市場慣性,借出去的錢這個時候一般要開始回收了。” 張永謙律師表示,那時,更多的企業可能會面臨資金吃緊,可能會危及更多的企業,可能會形成二次倒閉潮。
“危機之后,總是會有大調整、大機遇。”馬津龍表示,此次金融改革試點,有很大突破,有利于溫州民間資本陽光化,“但是還要看改革推進的深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