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河南省政府公開宣布,蘭考縣脫貧摘帽。蘭考告別纏繞數十年的貧困,迎來了春天。從“蘭考之問”到“蘭考之變”,三年時間,全國多家媒體一次次深入蘭考采訪,感受著蘭考為脫貧而努力。從2014年到2017年,本報記者曾多次在這個豫東小縣“蹲點”,雖每次選題與對象不同,但深感這里從人到事,都透露著“變化”二字。
2014年蘭考發力 一場“轉折”的開始
2014年4月初持續至5月底,記者在蘭考蹲點,其間連續刊發報道《蘭考蹲點報告》。恰逢那年習總書記3個月內兩次到蘭考縣調研指導,蘭考一時成了全國關注的“頭條”。
那年4月11日,記者通過《一個后進村的“后勁兒”》,描述了當時蘭考三義寨鄉吳莊村駐村工作隊的真實工作。駐村的是時任蘭考縣審計局副局長的杜繼春,他協調資金終結了吳莊村從沒有村室的歷史,疏通了村民澆地用的引黃渠,搞出了食用菌農業合作社。 而《后焦裕祿時代的雙楊樹“道路”》,則探訪了焦裕祿時代的“四面紅旗”之一的雙楊樹村,揭秘村支書吳清云如何帶著大家發展產業。《小焦桐“協奏” 一曲鳴響堌陽鎮》,探究蘭考泡桐產業…… 真正的“轉折”要從2014年的5月說起。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河南省蘭考縣,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蘭考縣委常委民主生活會“真刀真槍,刺刀見紅”,11位縣委常委做對照檢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用時超13小時。那場會議,也讓蘭考締造出了一個縣級民主生活會的標本。 頗具辣味的民主生活會上,時任縣委書記的王新軍提出了一個困擾自己多年的問題:為什么守著焦裕祿精神這筆精神財富,50年后經濟依然落后,還頂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10萬人未能脫貧?這是聞名全國的“蘭考之問”。那年初夏,蘭考提出要用三年時間率先脫貧。 記者通過“蹲點”,刊發了《縣委書記的蘭考之問》、《常委參加生活會 材料最多改到15稿》等文章,對話蘭考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揭秘這場民主生活會的背后工作。 隨后采寫了《谷營鄉生活會上有“辣味兒”》,實地參加場鄉鎮召開的民主生活會,感受了一把蘭考黨員干部作風轉變的過程。
2015年 “蘭考之問”后的365天 讓脫貧更有底氣
2014年,蘭考GDP增速列河南省直管縣第一。
2015年,時任蘭考縣委書記的王新軍獲得了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榮譽,這再次將蘭考推到了“風口”。《對話王新軍:聽優秀縣委書記講掏心窩的話》,便是記者在他從北京接受榮譽剛返回蘭考時進行的獨家專訪。 至今記得,王新軍坦言自己常和基層干部“過招”;對干部很嚴厲對村民卻發不起火;周末、半夜抽查駐村情況…… 這一年,蘭考縣儀封鄉代莊村民代玉建一咬牙,撇下在鄭州的生意,回到老家當了支書。“回來就一個心愿——讓代莊501戶百姓都致富”。 從縣直單位和鄉鎮選派科級干部、科級后備干部及優秀年輕干部345人,組成駐村工作隊,進駐115個貧困村,對貧困村貧困戶進行“滴灌”。這是“蘭考之問”發出后一年中的景象。 一年中,蘭考經濟在10個省直管縣中“逆勢增長”。2015年的5月,本報特刊《蘭考之問后的365天》問世。同習近平面對面交流的干部、職工、群眾以及焦裕祿家屬,回憶當時的細節,展現了他們一年來的生活變化,從一個個側面展示蘭考的365天。 《“蘭考之問”一年后 全縣三成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政治大縣不想當經濟弱縣 蘭考“逆襲”有底氣》、《何寨村滴灌式扶貧 提前完成計劃以造血拒返貧》、《蘭考民防局扶貧隊“明爭暗戰”3個多月干了10多件實事兒》……一系列“蹲點”報道,窺探蘭考一年來的作為。 那年年底,投資56億元的富士康科技園在蘭考開工。同月,蘭考與格林美簽署協議……“龍頭企業”入駐,讓蘭考脫貧更有了底氣。
2016年 關鍵之年 日新月異的“蘭考之變”
2016年4月19日至2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的首站調研,選在了蘭考。8月25日,謝伏瞻再到蘭考調研;12月7日至8日,謝伏瞻又一次來到了蘭考縣看望慰問貧困戶和駐村工作隊員。省委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會見,“蘭考”都成了主要話題之一。
這一年,39歲的堌陽鎮梁寨村漢子梁應峰,在蘭考縣堌陽鎮一民族樂器廠車間里,打磨古琴板。和他一樣在家門口就業,月薪4000多元人民幣的“上班族”,這里還有100多位。 省派第一書記王中偉,在三義寨鄉付樓村也搞起了“工廠”。多個知名汽車品牌的汽車坐墊,竟然從這個小村子“飛”向了世界各地。《蘭考駐村書記的24小時:電話不斷隨身帶充電寶》,還原了王中偉一天的駐村生活。 而一場跨越600多公里的視頻連線,將國家最高領導人和身在河南蘭考的新聞記者“串”在一起。一個“基層干部作風”的話題,將蘭考干部的“表現”推至公眾視野。蘭考谷營鎮爪營四村的程秀建家的大白饅頭,也被全國關注。 《蘭考貧困戶蓋起小洋樓 揭秘習大大連線“背后”的故事》,發現了程秀建一家,他們通過駐村工作隊的幫扶購買了饅頭機,蓋起了二層樓…… 《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從“蘭考之問”到“蘭考之變”很精彩》,這場專訪,蔡松濤提出了“蘭考之變”。“很多人到蘭考看到我們的干部干活很拼,領導領著干、干部搶著干、群眾跟著干,我感覺到蘭考已經從當年的‘蘭考之問’走到了如今的‘蘭考之變’。只有這樣才會讓我們的各項工作日新月異地往前推”。
2017年 迎接“小康”任務 將成脫貧后的新標桿
2017年2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批準蘭考縣退出貧困縣的通知》,蘭考縣至此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從2014年,守著焦裕祿精神為啥依然貧困的“蘭考之問”,到2017年蘭考縣達到脫貧標準。3年時間,蘭考對于“脫貧”這件事,交上了成績單,我們從一系列“蘭考動作”之中,能夠看到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努力”。“三年之約”的時間結束,蘭考給出的成績讓全國矚目而滿意。 如今的蘭考,已有一座高鐵站,4個高速公路口,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從這里坐上高鐵,30分鐘就可以到達省會鄭州。這些,都為下一步跨越發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但脫貧不是目標,它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當年“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任務,如今看來,蘭考完成了一半,在今后的日子里,如何更快更好地打造小康,將成為蘭考新的“課題”。就像3月27日這場新聞發布會上,河南省扶貧辦主任張繼敬所說的那樣:蘭考此次摘帽,將成為河南貧困縣摘帽后,一個新的標桿。(記者 肖萌/文 沈翔 邱琦/圖)
2月28日,,蘭考縣國稅局召開2017年國稅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開封市國稅工作會議及蘭考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2016年國稅工作,分析當前蘭考經濟稅收形勢,部署安排2017年工作任務。
30名黨員代表和50名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暢談開春后的代莊村發展大計,并紛紛為代莊村新一年的發展建言獻策。
1月20日,映象網記者從蘭考縣有關部門獲悉,為堅決糾正紅白事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和借機斂財的不良風氣,日前,蘭考縣委辦公室、蘭考縣政府辦公室日前聯合印發了《蘭考縣關于紅白事大操大辦問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并公示了《蘭考縣紅白事操辦標準》。
24日,河南省住建廳官網發布新建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菏澤至蘭考段工程(河南段)選址意見書,進行批前公示。據了解,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菏澤至蘭考段設菏澤東站、莊寨站、蘭考南站3座車站,線路設計時速350公里,總投資88億多元,項目總工期3.5年。
5月30日,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縣長李明俊帶領蘭考縣黨政考察團蒞臨我市,考察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蘭考的第二條高鐵線又有新進展:除在建的鄭徐高鐵經過蘭考外,蘭考至山東菏澤的高鐵距開工也越來越近。日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公示“新建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菏澤至蘭考段快速鐵路客運通道”的二次環評,此次山東省新建的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終點站為日照。未來,通過鄭徐高鐵蘭考站可乘高鐵直達日照,全程不足3小時。
4月19日至2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到蘭考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這是他履新省委書記后的首次單獨調研。——大別山區貧困群眾的脫貧牽系著陳潤兒的心,他強調,我省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要圍繞精準抓落實,堅決啃下硬骨頭。
4月21日上午,蘭考縣國地稅聯合邀請開封市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康青選,蘭考縣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局長黃順青舉辦廉政教育暨預防職務犯罪講座。
4月9日上午,蘭考縣潤無聲愛心團隊在焦桐樹下,與蘭考籍九球世界冠軍劉莎莎攜手開展“共圓桐花夢”活動。
4月8日上午,蘭考縣國地稅在蘭考縣人民廣場舉行稅收宣傳月啟動儀式
“媽媽,如果醫藥費太貴,救不好我的話,就放棄吧,到時候把我的器官捐給有用的人。”近日,蘭考14歲少年張智倫特重度燒傷生命垂危的事情引起了多方的關注。
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習近平總書記聯系點,蘭考的點滴變化,倍受關注。
蘭考咋樣了?兩年來,不少人在問。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習近平總書記聯系點,蘭考的點滴變化,倍受關注。
3月8日下午,今年10歲的男孩方碩在蘭考縣城關鎮第一小學吃完午餐后,在學校北教學樓樓梯上玩耍,距離地面五個臺階時,從樓梯上跌下,造成左肱骨骨折。
蘭考如何脫貧 泡桐奏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