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3日07:48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今天《高質量發展的“許昌實踐”》系列報道,播出第二集:破解綠色“蝶變”密碼。
“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保護,建設生態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基本遵循。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要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這兩年,凡是到過許昌的外地人都會為這座北方內陸城市的生態宜居感到驚嘆,這里簡直就是北方的小江南啊。但在十多年前,許昌還被戲稱為“許臟”,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人均的1/10。 讓許昌發生綠色蝶變的密碼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尋找答案。
記者 趙旭陽:
我現在來到了許昌中央公園最北部的芙蓉湖,穿行在湖心島上, 只見芙蓉池里荷葉田田,讓人心曠神怡,你很難想像這座占地3300畝的大型城市公園就置身于許昌市中心。中央公園去年5月份建成開放后,被當地人稱為許昌的綠色會客廳,如今綠色已經成為許昌的鮮亮底色。開窗見綠、推門進園、出游有水的生活愿景已悄然成真。
中央公園南北長4.8公里,寬330米。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建綠地修公園,地從哪里來?許昌的做法是,減房增綠、見縫插綠。有人說,許昌人傻,城市中心,不搞商業,卻建了座3300畝的中央公園。要是開發,得賣多少錢?
許昌市規劃局局長李光亞向記者展示了中央公園兩個版本的規劃圖,和原來的規劃圖相比,最終實施的規劃圖減少了476.3畝的商業用地和83.3畝的居住用地,增加了500多畝的公園綠地。李光亞說,當時也有反對意見,認為公園內建少量的商業項目無傷大雅,不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還可以彌補周邊新建小區商業配套的不足。最終,決策者決定最大限度的還綠于民,把商業項目騰挪到周邊的居民區,讓群眾休閑、生活兩方便。綠地不減反增,體現的正是許昌以人為本、和諧宜居的綠色發展理念。
許昌市城鄉規劃局黨組書記 局長 李光亞
挪出去了500畝的商業,應該說最起碼有十七八個億,經濟上少收入,但是我們這個帳不是這么算的,我們覺得生態環境的改善,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
早上六點半,52歲的司淑紅在離家不遠的鹿鳴湖和伙伴們開心暢游。
許昌市民 司淑紅:
每天在這里游泳的人非常多,過去根本找不到這么好的地方。
“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歡”,這樣的詩情畫意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轉機出現在2013年,許昌市緊緊抓住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即將建成通水的雙重歷史機遇,投資55.5億元對市區河湖水系實施生態治理修復,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科學合理確定河湖水系建設規模,不搞大挖大建,而是建設“盆景工程”。
許昌市水務局黨組副書記 王玉慶:
我們挖的五個湖都是在原來的廢棄地和磚瓦地上,挖的300畝左右的城市湖泊,河道三條主要的河流,也都是清淤疏浚。
“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昔日干渴的北方內陸城市,如今變成了一個“每天在水聲中醒來的城市”。繼去年成為全省第一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之后,今年3月,許昌又成為全國第二個、河南省首個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生態環境,已成為許昌的優勢和財富,僅中央公園所在的城市中軸區,就吸引阿里巴巴、浪潮集團等科技公司頻頻伸出“橄欖枝”,數據處理中心、呼叫平臺等電子商務項目,5G泛在小鎮、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紛紛落戶。
許昌市城鄉規劃局黨組書記 局長 李光亞:
以前城市經濟的發展,在招商引資的時候,筑巢引鳳就是低地價,甚至是零稅收,我們的筑巢引鳳靠的是優良的生態、宜居的環境和很好的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是最大的受益者。
記者 趙旭陽:
我現在就在許昌護城河上的水上觀光巴士,你看這兩岸楊柳依依,風景如畫,可以說如今的許昌既有“顏值”擔當,又有“氣質”內涵。除了生態宜居,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在不斷增強。就像這游船一樣,要想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就必須有不竭的強勁動力。許昌內在氣質的提升就來源于綠色發展理念迸發出的澎湃動力。
穿城而過的清潩河被稱為許昌市的母親河,過去沿河分布的十幾家小造紙廠、皮革廠曾讓這里污水橫流。
河南華麗紙業副總經理 邱俊平:
當時還有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的一個排放,各類水質還是比較差的。
邱俊平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公司原來有兩家工廠,一家叫“宏騰紙業”,是造紙廠;一家叫“華麗紙業”,是紙箱廠。三年前,清潩河開始綜合治理,由于排放不達標,他們關停了盈利豐厚的“宏騰”造紙廠,開始瞄準低污染、高效益的紙箱包裝市場,向造紙產業鏈的下游進軍。去年企業收入12個億,“華麗”紙業完成了華麗轉身。
河南華麗紙業副總經理 邱俊平:
早轉型早主動,不轉型企業只有死路一條。
如今,在宏騰造紙廠的舊址上,魏都高新技術產業園拔地而起。騰籠換鳥之后,這里入駐的企業多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院。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許昌市硬起手腕,淘汰水泥、造紙等行業企業12家,全部關停小鍍鋅、小鑄造、小陶瓷等“小散亂”企業,以生態約束倒逼發展轉型,循環經濟,綠色發展,多點開花。
“十二五”期間許昌GDP年均增長11.2%,增速居全省第一;2016年和2017年GDP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全省第一,發展動能更加澎湃。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一系列稱號的背后是城市品質的顯著提升。
今年,生態環境部將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加快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呼之欲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希望看到更多的地方用更有力更有用的舉措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宜人的美好家園。
各級領導干部,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教導,迅速建起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在前行路上當好“綠水青山”的保護神。
1月9日,2014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會上強調,要進一步明確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推進生態保護紅線(下稱“生態紅線”)劃定工作。”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被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后,很多人對這條“線”充滿期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甘肅省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全國五大湖區湖泊水環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3年年會的外方代表并座談。
這是鶴壁淇河國家濕地公園一景(2017年8月27日無人機拍攝)。記者實地探訪看到的是:“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記者實地探訪看到的是:“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記者實地探訪看到的是:“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要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生態文化,培養生態道德,開展生態教育,倡導綠色消費,提升公民生態文明素質,使其既明確生態權利,又明確生態義務,自覺遵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之中。
申遺的根本目的是“護遺”,可可西里們的申遺和“入遺”,本是抵御破壞的努力。它應喚醒更廣泛的生態敬畏意識,而不是喚起“竭澤而漁”的開發欲。
(記者華謙 田秀忠巫鵬)2月9日上午,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實驗區揭牌儀式在馬街書會會場舉行。鑒于此,今年1月份,國家文化部正式發文,批準在寶豐縣設立國家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是我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填補了省內空白。
江,黃河……應該說,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母親河”。要追問的是,是不是所有的母親河都受到“母親”般的禮遇?
秦嶺山麓生態屏障違規建別墅、千島湖飲水保護區違規填湖、青海木里煤田超采破壞植被、新疆卡拉麥里保護區“縮水”給煤礦讓路等,就是其中的幾件。
習近平總書記10日上午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在青海代表團引起熱烈反響。
淮源鎮素有“千里淮河第一鎮”之稱,陳莊村是淮源鎮美麗鄉村先進村。陳莊美就美在生態。山溝里的小村子隔三差五就有人來參觀,用村民任懷榮的話說,這是托了保護環境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