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股市場寬幅震蕩,6月份前半月滬指高歌猛進,后半月行情則急轉直下。一時間,市場多空分歧加大,部分散戶準備止損,采取防御;也有部分散戶準備抄底,波段操作。
A股市場寬幅震蕩,6月份前半月滬指高歌猛進,后半月行情則急轉直下。一時間,市場多空分歧加大,部分散戶準備止損,采取防御;也有部分散戶準備抄底,波段操作。究竟如何看待這一行情?怎樣操作才能在市場中降低損失,甚至獲益?
高處不勝寒
6月1日,A股市場給投資者發了一個“兒童節”紅包,當日滬指大漲4.71%,開啟了6月上半月的飆漲行情,并于6月12日創下近7年的最高點。但自6月15日滬指下跌2%開始,市場行情突變,各大股指“飛流直下”,擊穿各大均線支撐。
“國泰君安等一批新股凍結天量打新資金,監管層查場外配資,產業資本減持規模加大等因素是誘發獲利盤兌現的外部因素,整體市場估值尤其創業板估值畸高是近期調整的原因。”廣發證券財富管理部投資總監游文峰說。
盤面上看,在6月30日之前的10個交易日里,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有8個跌幅逾30%,其中前期漲幅較大的通信、計算機、商業貿易等板塊領跌;相比較而言,前期漲幅較小的銀行、食品飲料等板塊跌幅相對較小。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與以往行情相比,本輪牛市一個顯著差異在于,各種杠桿資金的深度參與,導致行情運行節奏變化及波動更加劇烈。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表示,過去兩周市場暴跌主要由場外配資清理引發,并有變成惡性循環和擠兌風險的趨勢,極大挫傷二級市場的投資熱情。
但在短期急速暴跌后,日前央行同時降息降準,超出市場預期。而且,養老金入市步伐正在提速,證監會更是深夜喊話稱,“當前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運行正常,場外配資風險已有相當程度的釋放。”監管層對市場呵護的意圖十分明顯。
實際上,隨著場外配資強制平倉金額被明確占市場交易量比例很小、私募大佬們聯合稱“適時把握投資良機”等一系列利好出現,6月30日,A股市場開始出現逆轉,滬指從早盤大跌近5%,到收盤大漲逾5%,創下近6年來單日最大漲幅。
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認為,在投資邏輯上,居民大類資產從不動產向動產尤其是權益資產轉移的趨勢并未改變;中性偏松的貨幣政策和利率中長期向下的趨勢也將延續,隨著銀行存貸比“紅線”的取消,將提升基準利率對實際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從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由于股價大幅下挫,風險收益比更趨合理,新的結構性行情正在醞釀。
這或許意味著,市場長期走牛的基礎仍有支撐。游文峰表示,牛市適當的休整更有利于長遠,支撐牛市的邏輯并不會終結于降杠桿。不排除部分個股過度炒作后已確認高點,但整體市場并沒有脫離牛市的大格局。
荀玉根也認為,A股調整的政策底已經出現,但急跌已經深刻教育了投資者,資金入市趨平緩,瘋牛難現。
吹盡黃沙始見金
實際上,隨著場外配資平倉的洪峰逐漸過去,市場高風險偏好已開始下降。從近日的行情來看,通信、計算機等高估值品種跌幅較大,而銀行、食品飲料等板塊表現較好,這一方面不排除有新資金出手搶籌,穩定市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調整中的市場,投資者對防御性板塊的偏好有所增強。
從歷史經驗來看,在上一輪2007年的大牛市中,市場經歷“5·30”暴跌后,投資者更趨理性,更偏愛業績確定的績優股。
在荀玉根看來,當前情況與2007年的市場較為相似。“今年以來個股漲幅與一季度實際盈利關系不大,一定程度上也是偏向‘講故事’,在經歷此次急跌過后,目前進入7、8月中報業績密集披露期,業績確定性將成為下一階段影響市場結構的關鍵。”
從中報業績情況來看,截至7月1日,已有994家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有497家公司業績預增,順榮三七、深圳惠程、海翔藥業等10家公司業績同比增幅超10倍。以深圳惠城為例,在6月30日晚間披露中報業績預告后,7月1日早盤收盤漲幅逾6%,而同期滬指漲幅不到1%。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認為,歷次牛市暴跌之后都有反彈,這次也不例外,但考慮到此次暴跌對于投資者預期的強烈沖擊,以及獲利盤也可能趁反彈獲利落袋,因此,反彈的參與難度比上半年明顯要大。